新闻也要讲“科学”
“科技进步促进了媒体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也非常需要媒体的推动。”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日前在此间表示,新闻媒体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对创造社会公平竞争氛围、社会主义法制化功不可没,每次公平竞争的进展,都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快。
路甬祥是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作题为“科技与媒体” 的报告时作上述表示的。
路甬祥说,目前,我国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还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因此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渠道,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要让每个中国公民树立起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没有媒体的正确宣传引导是不可能的。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社会化,也越来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路甬祥认为,由于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比如基因技术,从总体上来说是对人类有好处的,但也可能出现克隆人、基因武器、基因恐怖等带来的法律、伦理问题,还有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路甬祥认为,科学界和新闻界等社会各方面必须共同携手,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科技发展需要好的环境,要有一个公平竞争,没有垄断、没有特权的法治环境。路甬祥强调,营造这样的环境,实施舆论监督,揭露违法行为,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在批评目前科学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个别剽窃现象后指出,对此新闻媒体要大胆揭露、严肃批判,进一步加强科学道德的宣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科技成果时,新闻媒体一方面要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将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夸大、炒作科技成果。
“媒体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对一些还不成熟的科学概念不要夸大其辞地炒作。”
对21世纪的媒体,路甬祥寄予厚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但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还需要政治、经济、舆论等各种手段。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