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中国崛起是美国的主要挑战
不久前,美国前副国务卿、前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围绕中美关系问题接受了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的专访,该报以《主要挑战是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为题刊发了这次专访的要点。
记者问:由于你在任时要求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从而对中美关系作出过重要贡献。您现在怎么看中美关系?怎么看在布什任期最后几年中的中美关系?
佐利克答:这是一个该由历史学家来回答的问题。但是,鉴于美国在大中东遇到的那些问题,6年来,我们实际上在同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对中国来说,“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概念也符合北京对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提出的要求。人们从历史角度看到的基本挑战是如何把新崛起的强国融合进国际秩序中。我只是开了个头,设法从政策挑战的角度使这一概念进一步具体化。
重要的是寻找共同利益。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发展需要跟美国的利益联系起来。这将有助于华盛顿向国内公众表明,同中国的经济关系是对两国互利的。同时,中国当局也要认识到,他们应当在维持对他们有利的国际体系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问:在北京,有人使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概念吗?
答:中国用积极态度接受了这一概念,因为中国人也在问类似的问题。当我在2005年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概念时,我参考了郑必坚在《外交》双月刊发表的论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文章。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播放12集关于大国崛起的系列纪录片,这是很有意思的。纪录片以15世纪葡萄牙的崛起作为开始,以美国在20世纪的崛起作为结尾。这部纪录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并不是沙文主义的。它是对这些问题进行的认真探索。
因此,我看到的交汇点是,中国在讨论它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应起的作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有兴趣同中国讨论在国际体系中利益攸关方应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问:美国认为中国还要经过努力才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是,中国人并不这么想。您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答:中国人现在认识到,他们的国际影响扩大了。但是,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他们正在努力适应这一变化。以非洲为例。出于其经济利益,中国对非洲的政策变得更加积极。他们认识到,经济关系在非洲既可以产生积极感情,也可以产生消极感情,既可以产生控制感和竞争感,也可以产生机会感。因此,中国一直在摸索如何利用自己日益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