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的两种新式主战坦克
军迷们都很关心我国的主战坦克,我在不涉密的前提下简略讲讲。
产品名称:ZTZ-99产品代号:WZ-123
这是军密们最为关心的型号。最先进的东西自然是引人注目的。该型号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技术准备,90年代初进行初始样车制造、试验(包括动态模拟车),90年代中期进行了工厂鉴定和定型样车制造,最终在参加完国庆阅兵后试验定型。
产品名称:ZTZ-96(88C) 产品代号:WZ-122H
这也是军迷们很关心的型号,但是明显不如上面一型。但是说实在的,现在在PLA中,88C才是最为重要的型号。96是88系列中的大改型号,产品代号仍然属于122系列。其最主要改进是换了新炮塔和火炮。研制过程因此不如99那么久,因为底盘是现成的。
至于主要性能,各个媒体多有报道,虽然多有出入,但是大体水平已经可以据此明了。我来针对技术背景和某些细节谈谈。
我国三代坦克的技术背景主要为苏俄系,同时也有相当比率是来自西方。80年代初,我国自罗马尼亚引进T-72整车后,立刻开始进行许多部件的测绘仿制,如火炮和自动装弹机。同时,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也来源于这些来自苏俄系的引进。同时,由于当时跟西方更近,对西方技术也多有接触与引进。自“三期”工程后(结果就是88系列,以及59、69的多种改进升级型号),又自西方引进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于火控系统和发动机的技术,炮塔构型和附加装甲也是西方的模式。我国坦克现在的技术特色,就是同时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技术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火力上。我国的(同时也是苏俄的)技术性能取向为火力之上,对此方面自然是不遗余力。测绘了2A46后,立刻加以实物仿制。同时使用来自西方的多种生产设备,利用较为先进的工艺进行制造。在基本吃透2A46后,又开始了对其性能改进,如加大药室,改进炮钢冶炼加工工艺,同时对弹药技术也进行了相应改进。最终,在88C上的使用的主炮性能已经较多地超过了原引进型号。在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当时型号)时,可以获得2000M/90度/600MM匀质高碳钢靶板〉=90%穿透率的威力(也就是现在出口的弹药威力)。当然,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当时出口给巴基斯坦(用于85IIAP)炮、弹结合2000M/90度/450MM威力的系统。至于99,自然只高不低,具体的自然不好说。 :)
火控系统上,99和96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99现在火控系统不成熟,故障率较高。
防护性能。炮塔和首上装甲板的防弹性能(折合成确定材质匀质钢板的数据)似乎各个媒体多有报道,但是这一性能参数在任何国家都是保密部分,能够公开的即使所差不多也是没有注明全条件的,非常大概的数据。至少,现在各个媒体所公开的88C这一方面相应数据全是错的,而且差距极大。这东西自然不好真的说出来是多少,但是有一点可以告知各位仁兄,96作为大量装备的型号,必须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和地理条件,应该限制重量,技术取向是较薄的主装甲,视具体情况配属较好的附加装甲。(西方模式,炮塔正面为一体式被动防护装甲,可以但是也是必须在有抢修工程车的使用时快速更换。首上和侧面为块状反应装甲。)99由于未来成了规模也没有96多,大部分部署于三北地区,对重量要求较低,装甲可以厚些。给出一个标准数据:ZTZ-99基本型号总重50.6吨,96基本型号总重41吨。
不管是99还是96,都有着远小于西方各型号(除90和勒克莱尔AMX)的被弹面积。都有全自动灭火抑爆系统,集体超压三防系统,乘员舱防中子内衬层,顶部伞形加强式结构(用于防攻顶),防红外迷彩漆。99还有JT-1型激光/光电一体式观瞄压制系统,可以相当程度上压制对方昼夜观瞄具。另两车型都有4发抛射式榴散弹,8发抛射式烟雾弹。
机动能力上。两者都使用涡轮废气增压柴油机(水冷循环式12缸4冲程),有人说什么是仿制乌克兰的T-84。T-84基本型所用的是对式二冲程风冷循环燃气轮机,改进型采用柴油机但是是90年代中后期才定型,基本上跟99同步了。99的为1200马力,23.7马力/吨,但是不太成熟,故障较多,寿命较短。96为730马力/2000转,18.0马力/吨,是使用的多年的型号,可靠性上基本没问题。两者动力舱都可以实现一体吊装。(齿轮箱吊不出来)传动、减震、悬挂系统就不具体说了,专业程度较高,没多少人关心。
就现在而言,99某些子系统根本不算很成熟,现在装备数量很少,装备的地域有限。96系统成熟,性能尚可,已经形成一定的装备规模,有多个军区已经配备。相对而言,96现在更为重要,应该尽快尽量发掘此平台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