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神盾大缺陷:中国期待更强防空导弹抗饱和攻击
缺少航空母舰的水面舰队,在远洋作战时最忌空中袭击。美、苏、英、法、日等海军大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不但尽量多装防空导弹,更要求导弹能快速发射,以有效对抗敌导弹的饱和轰炸。于是,垂直发射反导弹系统的优劣就成为现代战舰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志。
苏俄自称是世界最早装备舰上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的先驱,1979年有两条「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已装上陆用S--300防空系统。现役的五条巡洋舰上,每舰装有12个「里夫」导弹发射装置,每个发射舱口备弹八发,共96枚导弹。有效射程150公里,射高25米至25公里,极速达5.7马赫。
「里夫级」导弹优点是射程较远,缺点是发射速度慢,比起美、英、法、意等国的热发射技术有明显差距。中国军方也看出苏俄电子技术一向落后,「里夫」导弹系统的「顶罩式」雷达只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英国造的桑普森雷达能同时引导24枚导弹攻击12个目标;美国的SPY/1D雷达能同时抗击16个目标。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认为,苏俄「里夫级」垂直发射系统将装在中国最新建造的大型导弹驱逐舰上,令冲出第一岛链的中国舰队有区域防空能力。但是中国军方也清楚:「里夫级」导弹不能对付超音速反舰导弹,也拦不住掠海攻击的导弹,只是打预警机和轰炸机比较拿手。反饱和轰炸系统依然是中国舰队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