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51C新驱雷达的研究:非常失望
051c这套礼服的雷达源于s300的雷达,从外型上看,是没经什么过相关的上舰改进就楞安在051c上的。个人估计,从051c的整个舰体来看,设计上改动的痕迹很明显,(如果是在设计时就准备上礼服,肯定会兼顾直升机库的问题,也会给礼服的雷达选择一个没有死角的位置),可以大致推断出,在设计051c之初,是没准备上礼服的,后来不知道军方从那弄来两套礼服,造舰的工期紧迫,大改已不可能,于是l临时改动了设计,取消了直升机库,装上雷达和弹弹;或者是原本就是打算造051b的,因为弄来了两套礼服,就楞改成051c了(估计是太缺防空舰了,逼不得已)。

现在个人认为,051c的主要问题就是礼服的雷达(红圈里的那个)。s300的性能还是可以的,因此礼服也不会太差。但由于051才的舰体改动,导致礼服的雷达没有被安装在一个较好的位置,艘仪存在以下缺陷:

1。因雷达前方舰体建筑的遮挡,必然前方存在雷达盲区,角度大小不得而知,要是导弹正好从这个方向非过来。。。。
2。由于只有一面相控阵雷达,不能同时实现360度的全空域监视与制导,不得不靠雷达本身的旋转来弥补,对于用来对抗来自个个方向的饱和攻击的防空舰来说,在战时是很危险的。
3。由于雷达位置,和安装了弹弹,重心增高,导致舰体稳定性下降,必须增加配重。
4。由于是源于陆基的雷达,能否抗风浪抗腐蚀,恶劣海况下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稳定性都值得怀疑。

因此,个人认为,051c是近来局势紧张的的应急产物,(南海有170和171,东海有现代,就北海的区域防空一直没着落),用来作052c的替补,但由于结构导致的缺陷,所以也仅限于建造115和116两舰,(新舰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也许等052c的可靠性解决了,就该批量052c的改进型号,汗,中国海军的型号真是乱)。但051c确实让人担心,他的防空能力究竟能不能对抗北海的主要敌人日本的88舰队,还值得怀疑。对比金刚,051c确实有种打肿脸充胖子,矬子拔将军的感觉。
补充汉和对051c的评论如下:
汉和称,最新公开的官方模型图像显示“石家庄”号携带了“前2后4”组合的RIF—M(里夫)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每组包括8具发射器,总共48枚48N6E导弹。但是只在舰船后部安装了一部多信道30N6E1制导雷达。
《汉和防务评论》还透露,极有可能是考虑到节约经费的因素,从最新公开的051C驱逐舰看,只在船尾安装了一部30N6E1制导雷达,这是非常昂贵的雷达系统,用于目标指示,雷达一次可以跟踪6个目标,并且诱导12枚48N6E舰对空导弹实施攻击,可以每4秒钟发射一枚导弹。
问题是正如俄罗斯北方设计局专家早前讨论的那样,在前苏联时代,只为SLAVA(光荣)级巡洋舰后部安装一部RIF导弹照射雷达的原因是因为在协同作战中,SLAVA跟随KILOV(基洛夫)重型巡洋舰,后者一前一后安装了两部VoInaRIF舰对空导弹照射雷达,因此,能够形成舰舰协同作战的态势。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并无KILOV那样的大型巡洋舰,官方最新公开的模型证明只在051C后部安装一部照射雷达,这是否能够形成足够快的迎击反应?就此,北方设计局副总裁Vyacheslav A·Senchurov表示,在海战中,敌人从哪个方向来是可以知道的,由于远程雷达的高精度探测功能,因此SLAVA通过转动船身的方式调整制导雷达的探测方向的说法并没有错!
那么051C是否也需要通过调整船身的方式,设定30N6E1制导雷达的扫描方向呢?30N6E1照射雷达呈58度角矗立,不能进行360度回转。因此,在海战中,两艘051C可能以协同作战的方式实施重点区域范围扫描,从而发现不同方向的来犯敌机。当然这只是就理论而言。在实战中,正如Vyacheslav A·Senchurov所说,敌机、舰从哪一个方向来袭之前是可以判断的。尤其是对于目前依然处于“近海防御”阶段的中国海军而言,RIF—M防范的是远程来袭的飞机目标。其次,30N6E1是跟踪雷达,自然跟踪、扫描角度已经在导弹发射时刻被确认。
ps: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希望别被老毛子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