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称:当中国拥有航母时那才是称霸的开始
日本《海上力量》2006年4月26日披露,很多中国人都对航空母舰非常痴迷,而中国军方也有很多人希望拥有航空母舰。这种痴迷体现在一些中国民间团体采购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基辅”号直升机航空母舰,以及尚未建造完毕的“瓦良格”号舰队航空母舰活动上。中国一家民间公司2000年在深圳开办了“明斯克”航空母舰主体公园,虽然这些仅仅是商业活动,但似乎都有政府支持的背景。
尤其是舰队航空母舰“瓦良格”号拖带回国过程中,因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而与土耳其政府的交涉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发挥了作用。“瓦良格”号拖带回大连后,并没有按照早先公布的那样改装成水上公园,而是一直闲置在大连一个偏僻的码头,据传有中国研究部门和海军人士上舰考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军方在酝酿与航空母舰相关的规划,这也是引起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将中国大陆近海封闭在以黄海、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组成的狭长海区内。中国海军舰艇要进入西太平洋、日本海、印度洋等,都必须经过岛链之间的海峡通道。70年代以来,中国潜艇一直是潜航经过这些水道进出西太平洋,最近中国海军潜艇以上浮状态通过日本种子岛附近一事被披露后,中国潜艇活动被日本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冷战时期,为监视在日本列岛附近以及通过岛链活动的潜艇,日本防卫厅曾经加强了主要水道及周边海区的勘查和水下监视系统的建设,并在80年代完成了这些系统。很多国家都试图了解日本周围海底反潜系统的情况,派出潜艇进行过水下侦察。8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通过水声系统发现了数百次的目标活动,这其中不能排除有中国海军的潜艇。尤其在发生于北黄海的水声接触纪录中,大型水下目标所占比例很多,而只有中国海军具有大型潜艇的频繁出动能力。中国海军倚重潜艇作为西太平洋海区主要进攻手段就是由于岛链造成的地缘态势。在90年代前,中国海军缺乏有效的空中支援,只有潜艇才能无需航空兵支援而隐蔽通过各个海峡水道进入西太平洋。即便在今天,中国海军在台湾附近及以北海区依旧难以获得空中支援,但是中国航空兵却能够完全控制台湾以南和菲律宾群岛附近进入西太平洋和南海的通道。因此,中国现时的战略方向是不需要航母。当中国真正拥有航母的时后,就以表明中国的战略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称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