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伯元: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首都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基础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要取得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更大的促进效果,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抓好应用这个环节。只有牢牢抓住信息化应用这个突破点,才能把信息化建设引导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实现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只有把信息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的拉动力量,信息化的生存才更有生命力。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个重大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充分重视人的需求,从满足人们对信息化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需求出发,不断提高信息化对人类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通过信息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速度和效益、规模和结构的关系,既要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要注重信息化政策及意识环境等软件建设,既要注重信息化自身的发展,又要注重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坚持协凋发展,就是要注意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协调,注意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注意信息化建设与人们接受能力的协调,努力做到以满足需求为目标,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拓展和完善整个产业链,增强产业链上各环节、各主体的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的附加价值,确保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近年来,在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首都北京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顺利推进。由147个分网站组成的,以首都之窗为中心的网站群,通过发布政策法规、政府公告、办事指南、审批程序及政府招标等信息,为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政府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约90%的市、区政府部门建设了局域网,超过80%的政府部门达到了人均1台计算机。87%的政务部门已建或在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无纸化程度达到50%以上的部门占70%。有线政务专网基本建成,目前完成了12个单位的光缆接入工作,已有17项政府业务在专网上运行。无线政务专网也已建设完成,有线、无线政务专网互联互通,形成了全市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政务网络。社区服务、医保社保系统等信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二是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信息产业增加总值约610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6.9%。信息服务业实现产值653.4亿元,增加值约254亿元,促进了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国50家知名网站中,北京有35家。企业面向用户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并形成规模,交易量快速稳定增长,200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亿元,同期增长超过3倍。企业信息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投入不断增加,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北京市142家重点企业中,有85%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局域网,并制定了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三是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首都地区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发卡总量已超过3000万张。300台数字北京信息亭已建成开通,为市民提供旅游、生活等综合信息服务。农产品价格和预测系统建设完成,可实时统计10个市场850种产品的价格。 “校校通”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北京教育信息网的远程教学服务已辐射全市,建成了1400个中小学校园网。特别强调的是,在抗击非典和狙击禽流感的斗争中,信息化工作队伍和现有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经受了考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尽管北京市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相比,首都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面向群众,促进应用,带动产业,加强安全,实现首都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坚持以公众为本、服务为本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进一步规划全市电子政务,加大政府内部资源整合,加快与政务公开和为民服务相关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2004年,实现政策法规、发展规划、机构设置、职能定位、重大事项办理结果、办事流程和相关表格在网上百分之百公开和可获取;2005年全面开展网上互动办公;2008年前,建成可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更方便、快捷服务的信息平台,实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无缝结合。
二是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全面协调统筹发展。开展百万家庭上网工程,统筹首都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导市民了解信息技术及产品,倡导积极、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让群众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建立大学、社区、企业、科普等多层次的志愿者教学队伍,对中老年人、妇女、农民等群体开展计算机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用信息技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发展。鼓励网上创业,开展网上竞赛等多层次的系列专题活动,推动信息化的普及。
三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软件和系统集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充分利用首都地区特有的经济决策、信息平台,加快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和信用、物流、网上交易等关键环节,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鼓励电子商务网站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开展网络业务,推动企业信息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信息产业优势,以应用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积极开拓数字文化消费市场。加强政府、公共等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扶持咨询业,鼓励新的通讯技术应用,使信息服务业尽快成为首都的支柱产业。
四是加强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制,在电子政务项目中强制推行等级保护制度。按照规定和技术标准,对现有信息应用系统定级评测,制定防病毒、防攻击的预案和有效措施。到2006年,基本构建起本市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展望未来,首都信息化建设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北京将建成较为完备和成熟的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更加发达,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得到全社会充分有效的开发;信息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最强大的支柱;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分享受信息化社会的高效和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