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翻译
汉语中的外来调大多来自英语。为英语新词找出妥帖的汉语对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在于,许多新词所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无对应物,更无对应词可寻。因此,要求翻译者把新概念和新词语同时介绍过来,其难度可想而知。新词翻译虽难,但又是人人可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洋出来的名称难免五花八门;如PIZZA一词,民众称之''比萨饼'',词典家译作''皮条饼'',商家名之为''必胜客''。又如VIDEO CD, ,港台称影碟,大陆厂家称视盘,而口语中更多听到的则是VCD。同一外来词拥有3个汉语译名的算不得稀奇,cellular telephone就有雅俗优劣但不相间的6个译名:移动电话、无绳电话。大哥大、手机、携带式活动电话、蜂窝式电话。
译名太多无疑会造成语言的混乱,但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优胜劣汰。优秀的译名经广泛传播会在语言中存活下来,而劣质译名大多行之不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就拿''大哥大''这个译名来说,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与cellular phone毫无关系,而且'' 出身''也个好,但因为这种通讯工具出现时尚未出现更好的译名,使这个''出身不好''的名称得以流行多年。不过随着''移动电话''和''手机''一文一白两个名称的出现,''大哥大''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又如taxi,有''出租车''、''计程车''和''的士''等名称。
有文字专家认为,''出租车''容易与''不提供司机的出租汽车''相混淆,''的土''是粤语方言对taxi 的蹩脚音译,而''计程车''则是语义贴切的佳译。但在现实语言交际中,''出租车''是正式名称。''计程车''始终未能远播,是方言词,''的士''不仅自身在口语比中十分流行,还衍生出''打的''、''面的''。''摩的''、''板的''''、''的哥儿''等词汇。''的''字俨然成为多产的构词语素。
由于词典在读者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译名从无到有以及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词典编纂者理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或创造出优良的译名,或把好的译名收入词典。
国内学者对新词词典中的词目翻译问题存在一定分歧,一些学者对创造新的对应词持谨慎态度,认为''''对于文化局限词'',外汉词典的编纂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将它们解释清楚,其次再考虑给它们创造一些新词。但如果理据不足应该作罢,否则有损汉语的规范性。''(黄河清1994:15 )另一种观点从双语词典的性质出发,认为''双语词典编者的任务之一是促成''不可译性''问''可译性''的转变,即通过各种办法,为''不可译''词语提供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译文。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黄建华1987:144)朱原先生也认为''在外汉词典中。词书编纂者对于新词的译法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在某些词语的译法上不从俗应该是允许的。如果同时用括注的方式说明某些流行译法之不妥,也会是很有益的。''
普遍英汉词典和英汉新词词典中的译名经常受到词典工作者甚至普遍读者的批评。它们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文内以下例子均取自《英语新词语词典》,《英语新词词典》,《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和《英汉人辞典》:
1.译名太长,或者用解释性句子充当译名,如.
1)Cobra n. 攻击地面力量的双人直升飞机.
2)collocate vb.出于防御目的而强迫平民居于军事目标附近
3)domain a. 电脑邮件@符号右边的地址
第一个词目应首先给出译名''''眼镜蛇''直升飞机'',再作括注说明.后两例也应先有译名''军民混居''和''域名''。
2、译名不合汉语习惯成语体、词性、词义范围等配译失当, 如:,
1)doggie-bag狗食袋
2)Grunge n. 一种摇滚形式
3) disk drive n.软盘驱动器
4)Command n.命令,指令,开动某一装置
除《英汉新词语词典》未收 doggie-bag外,另三本词典均译成''狗食袋''。 doggie-bag指餐馆将剩菜给顾客打包带回用的袋子,带回的食物未必喂狗。doggie(小狗)在英语国家的人眼里也是十分可爱的形象,译名''狗食袋''似太粗俗。建设性的提议是译成''打包袋''。第二例既无译名,释义也太不清楚,若以此类推,''狗''和''猫''都可译成''一种动物'',编纂词典未免太容易。第三例 disk drive应译成''磁盘驱动器'',它包括软盘驱动器和硬盘驱动器两种。第四例的译名让读者很难理解成名词。
3.与社会通用名或专业术语不符,如:
l)blading n.冰刀溜冰(通用名:滚轴溜冰,轮滑)
2)hit parade n.风行曲目集锦(通用名:排行榜)
3) click n.&vb..按鼠标上的按钮(术语:点击)
钱厚生先生在''双语词典释义原则与问题''(张后尘1994:207)一文中说:''为了提高双语词典释义的准确性、适用性和规范性,编者应当重视词语翻译实例的收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双语词典的释义都应基于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译例。''这段话虽然是针对普通双语词典来说的,但对于新词词典的编纂也有指导意义。如果编者不顾语言中已经确立下来的译名而盲目乱译,只会贻笑大方。
4.对一些新词在尚未搞清真实含义的情况下,应避免匆匆给译名,以免以讹传讹。如有一本词典把gradeflation''(学校中的)分数贬值''误译成''等级膨胀'';把execu-crime''白领犯罪''误译成''行政犯罪'',go flatline一词指的是''脑电图变成水平线'',婉指''死亡'',而某词典中误译成''失去表示主要身体功能的波浪方式的'',动词词组译成了形容词,释义也令人费解。
由上面例子可见,英汉词典编纂者所给的译名存在的~个首要问题是以解释或定义充当译名,过长而不易上口。另外,对汉语词汇收集研究不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鉴于此,编者在选择译名时似应注意:
1.汉语中已有对应名称的新词,尤其是专业术语,一般不应再杜撰新名,如:
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某词典中杜撰作''防车轮卡住[啮合]打滑制动系统'')
bungie jumping蹦极跳(某词典中杜撰作''自由落式松紧束跳高'')
barrier crash 障壁试验(某词典中杜撰作''试验性碰撞'')
2.英语或汉语中有多个符合表达同一概念的,应尽量选择最佳的一个,以便统一汉语译名,如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一词,由于它本身在英语中的译名尚不统一,有information highway,infobahn, electric superhighway, data highway, I-way,information super-wormhole, info pike, info superpike, electronic convocations highway等多种说法,翻译中以统一为好,不应像有的词典那样再增加''电子超高速公路''、''电子通讯高速公路''等译名。
3.对于汉语中尚无对应词的英语新词,应在深人理解原词的基础上,尽量创造出符合汉语习惯的对应语,如:
boomerang baby n.还巢儿(有词典译作''回归家庭的子女'')
Squeegee man n.抹车仔(有词典译作''用橡皮刷帚清洗挡风玻璃的小伙子'')
back-to-back n.双往返机票(有词典译作''两张减价的双程机票'')
如果编者创造的译名有独到之处,是完全可能被读者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