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玩具问题一大堆
“六一”儿童节前夕,市质监局纤检所抽查全市婴幼儿服装、童装和儿童玩具,查出问题一堆。本报记者与执法人员一起深入第一现场,曝光相关问题。
童装:执行国标难
在对市区各大超市、商场的婴幼儿服装和童装的抽查中,执法人员对各大商场的抽查情况并不满意。根据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服装必需执行国标GB18401 -2003,实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将服装分为A、B、C三个档次,A类指婴幼儿用品,B类指直接接触皮肤类的服装,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而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超市的婴幼儿服装都标注B类服装,让人堪忧。
检查中发现,许多商家并没有执行国标,或者国标标注不全,纤维含量标识不全,厂名厂址标识不全等。执法人员依法对违规商品没收。
玩具:安全难保障
儿童玩具的检查也不容乐观。执法人员介绍说,国家对儿童玩具的要求比服装还要严格,儿童玩具产品必须强制执行国家标准。
在对各大商场的检查中,部分商场的儿童玩具让执法人员放心不下:部分玩具的填充物大都是“黑心棉”,零部件牢固程度不高,警示标志不全、适用年龄没有具体说明等。
在临沂高新技术开发区魏庄,生产“黑心”玩具的窝点依然猖獗。在一间普通的民房内,几名工人正认真地操作。记者发现,各式各样的玩具堆积如山,而玩具的肚里的填充物全部是黑心棉。执法人员顺手拿起了一只“鱼”,眼睛系用瓷器做成,既圆又滑。执法人员用手轻轻一戳,“鱼眼”就脱落了。执法人员说:“这样的玩具,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购买:家长要瞪大眼睛
执法人员提醒说,家长在给孩子选购服装时,最好选择白色、黄色等浅色、无印花的衣服。新衣服买回来后,可以先用盐水清洗一下再穿。
家长在购买儿童玩具产品时,一定要看其表面是否清洁,警示标志、厂名厂址、合格证、填充成分等是否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