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江苏沛县农机打假 与扶优相结合 向市场要和谐
2005年,江苏省沛县农机总投入近5000万元,农机市场非常活跃,但也时常发现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该县农机局和相关单位共同协调,推出四大措施加大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
一是明确打假目标。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严肃查处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无经营许可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生产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企业,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企业和个人。
二是及时推出放心农机产品。在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同时,及时发布农机质量和供求信息,充分发挥农机协会的作用,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群众选购放心农机产品,同时加强对农民机手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指导农民正确、科学选购和使用农机,防止因使用不当和使用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而造成农业生产事故。
三是完善制度,建立农机打假长效机制。加强投诉机构建设,在县农机局设立农机质量投诉站,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各界人土积极参与农机打假工作。
四是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农机打假工作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利用印发明白纸、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关心农机打假的工作氛围。
目前已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县106家农机供应点,220家农机维修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出动执法人员908人次,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6500件,价值26.65万元。切实保护了农民机手利益,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优质、高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来源:摘自《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