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交会打造中国第二出口盛会
虽然举办时间是2006年3月1日至6日,但是,为了能在第16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 )上有个好收获,去年底,安徽省商务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参展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参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知中说,华交会作为我国第二大国际化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随着其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要求参展企业家数逐年增多,摊位分配将更加趋紧。第16届华交会是二次扩容以后国内规模最大的轻纺类交易会,也是开年国内第一个出口商品交易会,有着开局的重要性。
为此,安徽省要求加强对参展企业和展品的审核,重点吸纳品牌商品和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参展,扩大有出口潜力的民营企业参展比例,吸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参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华交会商品的档次。此届华交会将延用以往的办法,凡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按时参加年审并且在上届参展中无违规行为的省内企业方可申报参加。但技术含量低,无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产品或不需看样成交的商品的参展规模在次华交会上将受到压缩,重点吸收具有出口潜力的优秀民营企业。做到精心组织、反复筛选、抓紧落实,突出主营商品,力求体现“名、优、新、特”,并使其形成系列化,以展示企业的经营实力。并要注重展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参展。同时要加强商标、品牌的管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防侵权与被侵权事件的发生。
据记者了解,全国有近30个省市像安徽省这样,早早发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按时间段来讲,华交会是我国每年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经贸活动,历来广受重视,被视为国际市场的“晴雨表”。
的确,像安徽省商务厅这样重视华交会的还有全国近30个省市区,华交会早已突破原来的华东地域,成为全国范围的外经贸盛会。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9省市联合主办、每年 3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华交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客商最多、辐射面最广、成交额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
据华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吴根宝介绍,自1991年以来,华交会已成功举办了15届。第15届华交会有来自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5万名客商和国内6万余名专业客户到会洽谈,出口成交总额近30亿美元。第16届华交会租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九个展馆共10.35万平方米,比上届 8.05万平方米增加2.3万平方米。本届华交会展览场地分为9个展厅,设置5346个标准摊位,比上届增加1188个标准摊位。第16届华交会不设专业馆,改设专业展区,以商品大类布展,从而形成服装、家用纺织品、装饰礼品、日用消费品四大展区。
华交会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还安排加工贸易、合作等多种经济贸易洽谈,人气也越来越旺,影响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正是众多的贸易机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竞相参展。据华交会新闻组负责人说,未来的展览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锋头直追中国第一大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目前,各参展省市大多在上海专门设立了办事处,以便于安排好本地的各项参展及协调工作。有的省市代表团在交易会期间往往一包就是四五个宾馆,上海在华交会的几天就像过节一样热闹。
华交会不但是展商进行展示贸易的平台,其来自全国的展商和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也让国内其他展览会组织者眼热,纷纷借助华交会平台,为在其展览会进行宣传。他们认为,华交会人气很旺,在国际国内的影响正与日俱增,借助华交会这个舞台,向境内外专业观众、参展商推介自己的展览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华交会移师浦东新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以来,展览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有些从未参加过华交会的企业也一改轻视态度,表示“过去我们只参加广交会,现在华交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放着送上门来的生意不做!”
慕名前来“淘金”的还有许多外商。以色列萨费尔礼品公司的法迪去年第一次参加华交会,过去他一直从香港和广东进口中国产品。“听说许多产品是从华东进货的,所以我就来了。”他满意地说,“这里的产品价格更低,质量同样好,将来我要直接从华东进货。”
据业内人士分析,华交会吸引外商的最主要因素是华东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主要包括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华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均占全国的40 %以上,利用外资占30%。“外商一听这个,就觉得非来不可。”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各国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纷纷抢滩申城,上海在国际国内的地位日趋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华交会影响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华交会的展位也因此越来越“吃香”。各地的参展交易团在华交会上都有不小的成交额,未参展的其他企业见华交会蕴藏的商机越来越多,也纷纷前来争抢展位。一些外贸企业得知华交会成交盛况,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跨入华交会大门,以展示自身形象并结识更多海外客户。
说起华交会,人们很自然地把华交会与广交会作比较,认为无论规模、成交量等华交会都比不过广交会。对此,吴根宝也不讳言:“华交会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上广交会,但成交额每年也达到了三四十亿美元,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华交会无需在综合性交易会这个层面上与广交会攀比。”
业内人士认为,华交会应选准发展方向,扬长避短,走专业博览会之路,华交会这个“大舞台”才能越办越大、越来越有吸引力。把华交会办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专业博览会,已经成为各地参展企业的共同呼声。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