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量检验体制需要提速
服务经济 促进发展
日前闭幕的2005年全国专业纤维检验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棉花纤检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机遇难得,各地质检部门要借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契机,将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据了解,2004年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目前是试点阶段,从今年下半年新棉上市开始,棉花质检改革将进入推行阶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出台了《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使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法制化,为纤检事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这是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棉花质量监督制度的重大创新,专业纤检机构将在这项改革中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纤检改革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符合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的标准及技术规范、业务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二是要建立一支业务素质精良、掌握先进技术的质量检验、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建立布局合理、技术过硬、公正客观、廉洁高效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棉花质量仪器化检测体系;四是建立一个覆盖棉花仪器化检验各方、连接相关部门的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系统,为棉花交易服务,为国家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蒲长城要求,各级纤检机构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大局,认真履行纤维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坚持从源头抓纤维质量,加强全程监管。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