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家电行业新闻快评(4月6日--4月12日)
市场潜力释放后继无力
新闻:4月3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等部门发布的消费品市场统计结果显示,除小家电快速增长外,技术创新产品给家电市场带来了契机,节能产品走俏,国产品牌影响力增强,多数产品的销量有所增长,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差异明显。
快评:我并不怀疑这个统计结果,但对这些利好消息并不看好。
节能产品是靠概念在推,市场现在已经有疲倦的感觉。国产品牌(特别是平板电视)是靠价格暂时占据主要份额,一旦洋品牌降价狙击(比如春节前),国产品牌将无还手之力。而从技术上来说,还真看不出国产品牌有什么优势,就连最强势的空调,大多数压缩机也都是“洋品牌”。
我相信中国市场在2005年市场潜力释放得不错,但这种潜力还能释放多久?空调市场目前还很冷清,微波炉也不打价格战了(说明利润已经很低了), MP3沦为了垃圾产品,机顶盒厂家开始退出中国市场,市场销量还在爆发的平板电视厂家已经靠出口维持利润了。所有这些都只能表明,在潜力释放之后的中国市场,家电行业正面临后继无力的疲惫。
冀望LCos背投前景无望
新闻:4月1日,美国高清电视制造商Syntax-Brillian公司与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在北京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生产LCos(硅基液晶)光引擎。先提供给中国电视厂商,继而推广到全球,使其成为国际级LCos光引擎制造的领导者。
业内专家认为,在大屏幕电视方面一直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可能借助LCos实现“突围”。
快评:在液晶、等离子被日本和韩国垄断之后,剩下的高端数字电视技术只有微显示背投了,其中DLP背投的专利由美国德州仪器掌握,液晶背投则是索尼和爱普生,只有LCos背投还没有原理性的专利。所以,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
先不说日本厂家已经做出了LCos背投产品,在中国高清电视成主流的情况下,LCos背投还有多少技术要解决?
从原理上讲,LCos背投因其主要成本在光引擎方面,所以更为适合应用在60英寸以上的电视产品。但中国有60英寸以上的电视屏幕吗?大屏生产还是集中在日韩厂家,LCos怎么绕得过去?
就算大屏有替代品,60英寸的庞然大物适用于多大的客厅,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能够接受吗?
厦华应诉反倾销无人同行
新闻:由于康佳拒绝接受欧盟对其提出的现场认证调查,欧盟认定其违反了2002年七家中国彩电出口商与欧盟签署免征反倾销关税协议时的承诺,遂于本月初发布公告,向康佳、厦华、海信、创维、长虹、海尔、TCL等七家中国彩电出口企业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但厦华不服,已成立专门的应诉小组,准备赴欧,争取欧盟单独裁决厦华不存在反倾销。
快评:勇敢的厦华踏上应诉之路显得特别孤独,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其余六家彩电巨头暂时没有与之同行的任何表示,这种沉默与厦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厦华为什么敢应诉,因为它能证明自己没有倾销。六年前,欧盟就对中国彩电提起反倾销,厦华当时第一个应诉,向欧盟提出复审请求。随后,康佳、海尔等六家企业纷纷跟进,最终于2002年8月达成谅解,中国彩电重返欧盟的大门在关闭15年后重新开启。但这次,其他厂家为什么选择沉默?沉默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在乎。44.6%的反倾销关税会让这些厂家的产品绝迹欧盟市场,厂家不可能不在乎;剩下的就只能是理屈词穷,任欧盟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