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不是田七,药效有不同吗?
通用名称】
三七[药典]
【拉丁名称】
RADIX ET RHIZOMA NOTOGINSENG[药典]
【汉语拼音】
San Qi
【拼音】 Shan Qi
山漆; 《别名注释》
【拼音】 Tian Qi
田七; 《别名注释》
【拼音】 Xue Shen
血参
【所属类别】
中药 >> 中药材 >> 止血药 >> 化瘀止血药
【古籍出处】
《本草纲目》
【基原】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洗净,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
【炮制】
三七粉 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性】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应用】
1.出血证
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若治咳血、吐血、衄血及二便下血,可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各种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配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如七宝散(《本草纲目拾遗》)。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首选药物。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若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本品散瘀止痛,活血消肿之功,对痈疽肿痛也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治无名痈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醋调涂;治痈疽破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如腐尽生肌散(《医宗金鉴》)。
此外,本品具有补虚强壮的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猪肉炖服。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用法用量】
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是的,田七是三七的一种别名,作用都一样的,主要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