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总是郁闷,动不动就想死,怎么办?
我妈的自杀对我打击不小,我现在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和希望,像个植物人。活着就为了等死。一想起我妈就哭,我妈已经去世9个月了,但我完全没有从悲痛中站起来。一遇到点困难,我就想用自杀来解决。我整日郁郁寡欢,根本高兴不起来,浑身乏力,走一段路就觉得累,请大家告诉我该怎么办呢?
看你的情况可能因为受打击有抑郁症的倾向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 建议到医院找心理医生配合药物治疗
如果你想好起来你自己是很重要的 别人都只是辅助作用 只能给你开导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 你家里可能是发生的大的变故 你妈妈才会选择那样 她这样做其实给你留下了很大心里阴影 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这样的伤痛每个人都难以承受的 你现在这样子是对伤痛的正常反应 但朋友 我们不能一辈子活在伤痛里啊 伤痛以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接下来我该怎样呢
我外婆唯一的儿子我唯一的舅舅十年前死于非命 30来岁正是一个男人的好时期 事业很好 家庭也好 我外婆心里的苦谁能明白 面对伤痛谁都有理由一蹶不振 郁郁寡欢 没人能责怪 我们这样因为我们是受了很大的伤痛才这样的 所以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
但是 我外婆在周围的人眼里是很坚强的 这么多年来 我们一家也过得很开心 很积极 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是会离开这个世界 为什么不在离开前尽我们的努力过的好一些呢 开心并不是我们忘了伤痛 只是放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 可以望见 却不要触手可及
朋友 我也不知道我能帮你什么 说这些只是希望你能善待自己以后的生活
"我现在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和希望,像个植物人。活着就为了等死。"
以上的描写是目前你人生状态的写照,希望这样的状况不要再继续下去,愿你能从现在开始好好的为自己活着.
妈妈走了,是有她走的道理,你应当理解妈妈所为.
你不能因为妈妈的走而给自己人生画上句号.妈妈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也不是妈妈人生的重复.
所以说你得梳理一下心绪,让杂乱的心绪平静下来,对存在的问题你不能改变的就放手不管,能改变的就尽力的改变,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淌不了的河,只要自己想只要自己能重新站起来一切都会变的美好起来.
真诚的愿你开心!
朋友你好, 看到你的问题可能是受的打击太大造成的,面对现实吧,母亲的死的确是叫人痛心,但是人不能死而复生,咱们还得活着,不要让悲剧重演,不要再给亲人带来痛苦了。人生无常,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你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家里人也不 希望你这样做, 振作起来 ,不要自暴自弃,还像以前一样,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得到安宁的。人的一生就是坎坷不平的。 国家哲学顾问,北京心莲百合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郭旭东老师, 网名蓝莲花老师,在他的著作《中医文化随笔》中有关于 失落感这方面的论述,这本书已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在全国各大书店陆续都可以见到。下面我把其中关于 失落感这方面的论述给你贴过来,我想你读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大启发的,下面是这个章节的论述:
中医文化随笔66·失落感
所谓失落感,是自己的愿望没有达到而出现的不适的心理感受。失落感很可能会引发人们自卑、悲伤、嫉妒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应该设法避免。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因为失落而“悲哀愁忧”直接影响正常人体机能运行,应该注意察觉和克制这种不良情绪。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我们应该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喜怒不节”,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志而沾沾自喜、目中无人,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落而垂头丧气、痛不欲生。
《黄帝内经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论述,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情绪的调节。
如何调节呢?当我们失落的时候首先要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易经·乾》:“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意是说,自然界以其“刚健”的品格,自然而不间断地运动着,生生不息。例如太阳,每天都是沿着同样的轨迹前行,给予万物光芒。君子应该效法这种天德,任何时候都应该自强不息,永不颓废。
其次,要注意放淡自己的欲望。失落感的出现,往往是现实与自己的愿望存在差距造成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另外,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高看自己而傲慢,也不低看自己而自卑。要清楚自己的优势而继续前进,也要清楚自己的不足尽快弥补上。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大意是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该努力学习天德、历史和人事,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当我们失落的时候,应该找一下造成失落的原因,以自强不息,继续奋勇前进。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大意是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宇宙“一气”之论的,也必然彰显于事物;善于谈论“相应”之理的,必然相通于天地的变化;善于谈论变化的,而必然通晓“神明”的道理。关于“神明”之理,参见《中医文化随笔23·五行》。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应该学会主动调节情绪。例如:想一下“膻中”这个部位,意想“微笑”、“开阔心胸”,可能会对我们起到一定的帮助(《中医文化随笔59·自闭》)。《黄帝内经灵枢·五色》:“下极(眉心之下,山根)者,心也。”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舒展眉心、山根来帮助调节情绪。具体方法是,用双手指点住山根向两边分
,意念“山根放松、心情愉快”等。
总之,面对失落不应该自暴自弃,更不能走向嫉妒度和报复,而是应该继续自强不息地前进。
2006年12月2日于北京
网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4893_30836.html
你身边有朋友吗?把你妈妈的自杀从你生命里清除,让自己回忆的只是和妈妈在一起快乐的时光。不知道你的性格是怎样的,不要再消极暗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