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络的入门书籍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经络穴位的知识,但是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全然不知,所以想看几本关于经络基础知识的书。
金典的《黄帝内经》
《经络图解》
《经络基础入门》
《无师自通—经络学》
个如果想了解这么清楚的话 我建议去看 教科书 经络学(供针灸类专业用) 很详尽 有经络走行腧穴位置腧穴解剖 还有治病穴位等
http://tag.abang.com/j/jingluojichuzhishi.htm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联络的通路。
经,有径路的意思,无所不通;
络,有网罗的意思,错综联络。
经是主干,络是分枝,互相贯串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或深或浅地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百骸等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在大体上分经和络两个部分。
经:包括十二经脉(正经)、另外奇经八脉中任脉以行于胸腹正中线,全身阴经皆会于任脉,有总任全身阴气的作用。督脉以行于脊背,诸阳经皆交会于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有总督一身阳气的作用。所以此二脉尤为重要,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络:分为十五络。十二经脉是构成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十五络顺着本经之脉循行,把相互表里的阴经和阳经沟通起来,成为十二经脉在四肢互相转注的纽带,它们参与十二经整体运行。
3、十四经脉
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撅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跃阴肝经。
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督 脉:行于脊背,诸阳经皆交会于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有总督一身阳气的作用。
任 脉:行于胸腹正中线,全身阴经皆会于任脉,有总任全身阴气的作用。
4、经络的作用
经络像一个网络系统,将气血输送,遍布全身,并把五脏六腑、四肢关节、筋骨皮肉等联系起来,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皮毛、肌肉、血脉等组织与器官,才能够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主要是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运行,才能输布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才能使它们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总的来说,它具有流通气血,营养全身,调节机体功能,增强机体防御外邪的作用。
5、什么是穴位
穴位位于经络能量流动的通路上。穴位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穴位治疗的目的了。
6、穴位数量
在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