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有什么症状?哪些中药可以养胃?
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胃下垂的程度不一,且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型者。
(1)临床表现 胃下垂的主要表现有:消瘦、乏力、胃部胀闷不舒,食手更甚,腹部似有物下坠,平卧时减轻,腹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常有呕吐、嗳气,饱餐后脐下部可见隆起,而在上腹部反而凹陷。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搏动。X线胃肠钡餐检查可帮助确诊。
中药 补中益气丸或补中益气汤。
外敷法 五倍子10克,蓖麻子仁克,捣烂后以纱布包裹,敷贴脐区。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如下症状: 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6、体检: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耳针:选用毫针柄,在耳壳“胃肠区”按压,寻找敏感点,在此点上加压2-3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气功:卧位呼吸法:患者取仰卧位,臀部适当垫高或将床脚垫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闭,重复进行;吸气时行舐上腭,默念字句的第1个字,呼气时落舌,默念第2个字,停闭时舌不动,默念其余的字,默念字句可为“胃上升”、“胃体上升”等。
中医辩证特色疗法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下缘达盆腔 ,胃小弯切角迹低于髂嵴连线。主症为腹胀 ,食后加重 ,平卧减轻 ,伴恶心、纳差、上腹痛、便秘或腹泻等。临床上有很多医生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法 ,常有滞脾壅胃之弊。笔者从肝论治 ,多获佳效 ,归为五法 ,简述如下。
疏肝和胃
该法多用于木郁土壅 ,纳腐不力 ,胃下垂伴食后为甚 ,胃脘胀满连胁 ,嗳气频作 ,得矢气稍适 ,或恶心欲呕 ,口苦泛酸 ,大便不畅 ,诸症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细。治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白芍、川楝子、郁金、木香、砂仁、枳壳、党参、茯苓、白术、川芎、香附。
化痰解郁
该法多用于脾胃气虚 ,水湿不运 ,聚而为痰 ;或湿邪久羁 ,更伤脾胃。症见胃下垂 ,伴脘闷胁胀 ,肢体倦怠 ,不思饮食 ,呕恶嗳气 ,或喉中有物梗塞 ,大便稀溏或不爽 ,舌苔白腻 ,脉弦滑。治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 :半夏、厚朴、枳实、茯苓、苏叶、陈皮、竹茹、白术、白芥子、香附、党参、苡仁、郁金、泽兰。
清肝解郁
该法多用于气郁化火、热结胃腑 ,或久病耗阴 ,或过用辛燥 ,胃失润降。症见胃下垂 ,伴脘胀胁痛 ,胃脘嘈杂 ,或胃部灼痛 ,痛无定日时 ,嗳苦泛酸 ,咽干口燥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或少津 ,脉弦细或细数。治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薄荷、香附、黄连、郁金、黄芩、茯苓、沙参、石斛。
利胆消食
该法多用于因饮食不节或失宜 ,多纳腐熟之功失常者。“胆木赖胃土之降” ,胃失和降则胆失疏泄 ,气机斡旋受阻 ,不能升清降浊 ,清浊相干。症见胃下垂伴脘闷胀痛 ,不思饮食 ,稍进食则饱胀不适 ,嗳气频作 ,或嗳腐吐酸 ,大便不爽 ,舌苔厚腻 ,脉滑或沉细。治用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加减 :神曲、麦芽、茯苓、半夏、莱菔子、木香、香附、郁金、黄连、枳实、山楂、大黄。
调肝化瘀
该法多用于慢性病伴胃下垂 ,或胃下垂病程长者。此时胃络失养 ,气血运行不畅 ,郁而产生气滞 ,久病入血而为血瘀 ,致清浊相干 ,通降失和 ,清阳下陷 ,升举无能 ,常伴见脘胀连胁 ,上腹痛有定处 ,拒按欲呕 ,面色苍黄 ,身体消瘦 ,体倦乏力 ,头晕心悸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或腻 ,脉细沉或涩。治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柴胡、白芍、枳实、桃仁、红花、泽兰、丹参、香附、郁金、川楝子、生地、云苓、甘草。
肠胃保健之道
其实想要摆脱消化不良、肠胃不舒服的症状,并非是件难事,因为引起上述情形出现的原因,多数是生活不正常和饮食习惯不佳所引起的,因此你只要利用下列几种简单的方法,便可缓和且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
1. 减少每次进食的份量
尽管大家都习惯於一天三餐的进食方式,但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应该是少量多餐,这样可避免大家刻意在三餐时,挤下过多的食物,导致肠胃来不及消化的情形发生。
2. 不在进食后立即睡觉
吃完饭后就立即入睡,不但是导致肥胖的主因之一,也相当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刚吃完东西时,如果就难以抵抗周公的邀约,建议你不妨还是忍忍、撑撑。若真的受不了时,记得要将枕头垫高些,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荷。
3. 清淡的饮食
所谓清淡的饮食,倒不是完全不吃含油脂的东西,而是必须平均摄取各种食物的营养,让肠胃消化运转时,能不需一次承受过多的压力。
4. 小心药物的副作用
许多药物都有引发消化不良的副作用,如:阿斯匹灵、抗生素、维他命C、避孕药等。因此,在服用药物时,除了必须遵循医生的指示外,也要注意服用过量的问题。
年假将至,返乡的人潮一波波,为的就是赶回家围炉吃团圆饭。吃,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多样又多量是年菜的通则。再加上应景的糕点、甜食和酒品,使得我们的肠胃负担比平时增加许多。此外,随着休闲观念受到重视,这时节利用长假外出旅游的人口大增,外食的比例相对升高,由于以上两大原因,造成过年期间饮食有几项特色:
1.油脂太多:大部分的年菜在选材及烹调的过程中,免不了煎炒炸,高油高脂在所难免。拜拜的祭品,为了保存,常常油炸。年菜里面,少不了煎鱼和蹄膀;炸年糕、炸春卷以及外食常带的西式快餐炸鸡薯条都是高脂食品。
2.盐分过高:腌渍的食物盐分比平常高,卤味因取用方便,正是过年常吃的菜色。中式餐饮,除了烹调用盐,上桌还搭配沾酱,举凡酱油、蕃茄酱、辣椒酱、盐份都高。外食为了增加口感,也常重咸加味。
3.糖分过高:年节特有的点心都是甜食,例如汤圆、年糕、待客的饮料、糖果,糖分当然高。外食的饮品,果汁、汽水、蛋糕都是甜食。对健康的正常人已经无益,对糖尿病的人更是有害。
4.人工添加物过多:腌制食物如香肠、火腿、蜡肉,为了保鲜,常添加防腐剂。鱼丸、甜不辣也含人工添加物来增进口感。外带的快餐免不了色素、抗氧化剂等成分。到餐馆外食,为求味浓刺激食欲,调味料用得相当多。
了解过年期间饮食的特色,明智的消费者应该懂得如何避免营养失衡。建议您,新鲜健康自然的食物,少油少盐少人工添加物,是所有的人都适用的最高指导原则。
原本患有特定疾病的人,肠胃保健更形重要。
1.糖尿病:对含糖的零食和饮品,勇敢说「不」。避免血糖值升降变动太剧烈。年假期间,心情容易松懈,提醒您,持续监视血糖值。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饮食最不利。
2.心脏血管疾患:饮食以清淡为宜,冬季容易血液循环障碍,高胆固醇及过咸的食品要忌口。浓茶、咖啡加上熬夜打牌,总是兴奋过度之后,接着疲劳过度,最不适宜。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也是过年好发的疾病。寒冬里吃麻辣锅,从贲门、幽门一路辣到肛门,就可能因肠胃出血跑急诊室了。咖啡、酒精、太酸太刺激的食物都不好,油炸、干果及糯米食品容易胃胀,也不宜多吃。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阻碍胃壁修补,能免则免。
4.皮肤过敏:海鲜尤其是甲壳类海产容易引起荨麻疹。曾有过敏经验的人,应清查自己发作过敏前所吃的菜单,重复几次就能找到过敏原。
5.上呼吸道感染:近来流行性感冒盛行,病毒感染首重补充水分和休息。喉咙痛的患者少吃煎炸食物。咳嗽的人少吃冰冷食品和太甜的饮料。
6.肝病:肝炎和肝硬化不应喝酒,以免伤害肝细胞,失去彩色人生。
7.胆固醇过高:虾蟹等甲壳类海产、鴳鹑蛋、猪脑等食物,胆固醇含量高,宜减少。
8.肾脏病:为免水肿,应降低盐分的摄取。高蛋白质食物也增加肾脏负担,应减量。
9.痛风:肉类之中的红肉部位及动物内脏,容易导致高尿酸,再加几杯烈酒下肚,痛风就发作了,要小心。
对于出门远游,尤其是到国外热带地区观光的人,应注意「旅游者腹泻」症候群。症状常发生在到了陌生地区七天之内,包括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和轻度腹泻。此病形成的原因并非食物中毒或病菌感染;而是因为每一个地区都有常见的微生物群。长年居住该地的人们肠道中的正常菌丛已经适应环境,而外来的观光客对该地区的细菌群没有抗体,所以这些原本不会致病的细菌,经过饮水和食物进入观光客的肠道中,扰乱了肠内菌丛的生态平衡,因此造成肠胃不适的症状。虽然通常腹泻不严重,但是老人和小孩容易产生脱水的并发症。因此建议您到环境卫生较差的地区旅游,宜饮用罐装饮水。
健脾养胃理疗套
【产品组成】:
脾胃滋补调理液:10mlX10支 脾胃滋补按摩油:50ml
经络舒缓精华液:10ml 脾胃滋补脐疗贴:10包
【主要成分】:藿香叶,透骨草,善药,郁金,黄芪肉桂,连翘,半枫荷等三十八味中药
【产品功效】:本品选用独特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珍稀中草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萃取精制而成的原液,具有益气健胃,和胃化积,理气除满,通络化瘀,减轻肌肉酸痛,调理脾胃功能,理气,顺气,祛湿利水,清除大肠湿热,消除胃胀气,酸气,疏通宿便,改善由脾胃功能引起的面色黄暗,皮肤松弛,食欲和精神不振嗜睡等症状
参考文献:www.yaoyu0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