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MD显卡搭建3D游戏平台 HD3D技术体验(2)
HD6800系列是甜蜜点战略核心
HD6800系列所使用的Barts核心定位
本次发布的HD6800系列显卡作为第二代DirectX 11架构设计,并没有像我们之前所预期的对RV870架构进行伤筋动骨的改进,而是通过提高固定单元频率和改进线程分配能力达到了更高的流处理器资源利用率。最重要的是HD6800并非最高端单卡,它不代表HD6000系列的顶级性能,但是它在1200-1800元人民币之间的市场定位使之成为甜蜜点战略的核心。
3项核心技术还原真实视界
Radeon HD 6800系列的发布特别是面向中高端市场的Radeon HD 6850显卡带给我们很多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这款显卡的输出接口部分,一些DIY资深玩家就能看出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的确,通过下面这种图片可以看到AMD在HD6850显卡上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输出接口,那么AMD如此在乎输出部分的改进,到底在GPU内部做了哪些优化?
Radeon HD 6850显卡输出端口
我们知道在HD5000系列推出时Eyefinity技术已经成为AMD在视觉改进方面的核心之一。Eyefinity技术可以外接的显示屏数量还是维持在6个,但是接口标准和定义都得到了全面增强,AMD公版HD6870/6850的接口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HD6870/6850同时支持当今最先进的DisplayPort 1.2和HDMI 1.4a,其中DP1.2的规格十分强大,数据带宽比上代直接翻番,实现了单个接口4096x2160 @ 60Hz的超高分辨。而且DP1.2还支持多通道数据流传输技术,可以用一个接口连接几个显示设备,并且显示完全不同的画面。HDMI 1.4a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兼容目前市面上最新的3D电视、投影仪等设备,以往的HDMI 1.3标准是无法支持这些3D设备的。
除了接口标准的升级,GPU内在的解码单元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和性能提升。UVD(Unified Video Decoder)是AMD显卡中用作硬件解码加速的一项技术,最早见于Radeon HD 2000系列,到了Radeon HD 5800系列,UVD已经成长到了2.2版本。
UVD3解码引擎不断改进
如图可知AMD在Radeon HD 6800系列中开始整合UVD3引擎,功能上得到一步提升。UVD3终于实现了MPEG-2编码的完全硬件解码,之前的版本中,Entropy(熵)解码的过程是交给CPU去做的,所以会出现编码最简单的MPEG-2视频在播放时CPU占用率反而最高。同时增加了对MPEG-4 part 2视频的硬件解码,这些视频主要是采用DivX/xVid编码格式,大多数DVDrip、BDrip和MP4就是采用这种格式进行压缩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H.264编码属于part 10部分。
Radeon HD 6000产品同样集成了这个优秀的Eyeifnity宽域技术,不过在原有的技术、功能基础之上,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功能的升级仍然是免费提供给用户。通过前文我们了解了Radeon HD 6800系列产品在接口上的改良,从而能够输出更高带宽的数据吞吐量,所以实现更多种形式的多屏组合方式。
全新Eyefnity技术实现自由拼接
MST全称为Multi-Stream Transport,它将数据信号分隔然后发送到指定的显示器中。 MST技术引入到Eyefnity技术中,可以让显卡提供更加灵活的多屏拼接模式。在Radeon HD 5000时代,只有6DP版产品才能实现6屏拼接。而现在Radeon HD 6870通过MST HUB就能实现最多6个屏幕拼接。
AMD HD3D技术原理
当大家把NVIDIA当成是3D技术的创始者之时,总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硬件方面,只要能够支持120Hz刷新率的输出,就可以在PC上实现3D显示技术,所以这证明了3D技术其实是开放的,它不应该被某一家厂商所垄断和控制。同时想要在平板电视和投影仪上实现3D输出的话,就需要高带宽的HDMI 1.4a标准的支持,现在HD6870/6850率先做到了。
HD3D技术以HDMI 1.4a标准和众多软件为根基
开放式的解决方案由于成本较低,选择范围比较广,因此受到了很多OEM厂商的亲睐,目前已经有不少笔记本和一体机采用了基于ATI显卡的3D显示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现阶段主流3D显示技术以红蓝、偏振和快门式产品为主,同时不仅仅是显卡厂商介入结束开发,例如显示器厂商、电视厂商甚至第三方的立体眼镜厂商都开发了相关产品。
由于Radeon HD 6000中使用了HDMI 1.4a规范接口,其能够提供120MHz的快门式3D显示技术物理数据带宽通道,同时支持3D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