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上网资费最受关注 确保用户选择权应择机而变
3G时代的资费改革已初见端倪。据《中国电子报》报道,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了两款新的TD上网套餐,这两款套餐与前段时间推出的TD上网套餐最大的不同就是,该套餐摒弃了以往严格按照流量计费的既有模式,采纳了中国电信一直坚持的时长计费方式。
流量计费模式和时长计费模式以前似乎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3G运营的标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中国移动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之前饱受争议的3G计费方式。这也意味着,未来三大运营商都将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计费方式,这一方面能解决运营商的网络局限,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这也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
按流量还是按时长?
3G之于2G到底有什么变化?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速率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区别,可以说,如果仅仅用于语音通信,2G已经足够用且足够好,所以,3G语音与2G同资费并非绝好的卖点。换句话说,用户的增加,除了市场宣传、可选终端种类繁多等因素外,最关心的还是资费问题。
近期电信运营商陆续公布相关3G资费后,用户普遍认为无线上网费用偏高。对此,国家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用户无线上网占带宽越多资费越高,这是因为占用的通信资源比语音时代大。目前3G正处于大投入过程中,当网络建成后,完善和维护的成本将低于建网时期,将有降价空间。
腾讯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也显示,5万多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74%的人认为目前的3G上网资费过于昂贵。在计费方式上,86%的网友倾向于“包月,无限量”;在每月的消费支出上,55%的人能够承受50元以下的支出,38%的人能够承受50-100元的支出,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网友每月用于3G上网的消费预算在100元以下。
如此看来,目前的3G上网资费与广大普通用户的心理预期有相当大的距离,可能会影响到3G无线宽带业务的推广和消费者对3G上网本的购买热情。而电信分析师普遍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3G上网资费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两种计费方式各有千秋
由于上网终端的特点显著不同,运营商应当对不同3G终端的上网资费策略进行区分。
单就融合计费能力来说,运营商将面对更复杂的挑战。实际上,在不同阶段,不同运营商和厂商对融合计费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商业模式变化,融合计费需要处理更复杂的情况。
也因为如此,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始根据竞争环境对计费方式做出修改。中国电信在手机上网上采取按流量计费,而移动也“低调”地推出了按时长计费的两种套餐,此外,在目前的移动梦网上,移动也开始采取按“个”收费的模式,比如一段手机视频或者一首音乐收费多少,此外不再收取流量费,这与联通的M/T计费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3G上网资费不可能降到与固定宽带一样或者更低的水平。“无线网络的带宽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像ADSL那样承载那么多用户同时上网,因此无线上网的资费肯定会比有线贵。”一位电信数据业务负责人表示,无线上网主要是满足用户在移动状态下的上网需求,比如出差、户外上网,应用的业务类型主要是网页浏览、收发邮件、在线聊天等流量较小的业务;像在线视频、影视下载等大流量的应用,无线上网时偶尔为之尚可,经常使用肯定还是要靠家庭固定宽带。
至于按时长计费和按流量计费两种模式,电信分析师的观点也存在分歧。BDA电信分析师张宇认为,按流量收费会让用户时刻关注流量情况,按照时长收费更符合消费者的习惯,更能让消费者满意。而电信分析师付亮则认为,两种收费模式各有千秋。“在3G初期,运营商网络都尚未稳定,如果运营商按照时长来收费,就很可能造成用户长时间打不开一个网页的状况,但他们仍然需要缴费。”
满足用户3G上网需求应顺势而变
可以说,目前三大运营商的3G网络都处于运营初期,相关的资费政策也处在不断调整摸索之中,毕竟目前电信运营市场的竞争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正所谓市场是最好的调节器,最终经过消费者认可的收费模式才是运营商最佳的选择。
究竟哪种计费方式最好?这取决于用户需求。不只是宽带计费方式需要更灵活,手机计费方式也应不断丰富。目前我国手机计费方式主要为按流量计费和按时长计费两种。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将更精细化,仅此两种计费方式将不能满足多重业务的计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