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副作用初露端倪 网络支付商未雨绸缪
中央电视台5月6日《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的普及,信用卡恶意套现行为亦开始蔓延。所谓信用卡套现,是指信用卡持卡人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POS机刷卡消费的名义取现。由于发卡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信用卡监管出现各种疏漏,这给恶意套现的行为创造了机会,由此带来的恶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突破了1.5亿张,普及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与之相应,信用卡恶意套现和养卡等行为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也与日俱增。
为消解信用卡泡沫,日前,央行、银监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通知》明确表示,信用卡的恶意套现行为
信用卡非法套现的泛滥不光消费者的支付安全构成了威胁,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央视报道,除了通过POS机套现,互联网上还出现了借助网络支付工具套现或通过网店交易平台进行虚假交易套现等现象。
但同时国内也有不少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早已未雨绸缪,在多方面做足了准备。例如,2008年以来,鉴于中国的银行信用卡接受和使用程度越来越广泛,对于电子支付方式的多样性、流程的便捷性以及对金融欺诈风险的安全控制能力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国内老牌第三方支付企业环迅支付就构建了NetScreen硬件防火墙、MD5数字签名、SSL数字证书加密以及密码安全控件相结合的金融级的安全控制体系,而且设计了一套反欺诈系统,采用9种验证方法来把关,大大降低了发生信用卡欺诈的可能。正因如此,环迅支付即通过了国际PCI-DSS信用卡安全认证,成为国内第三方支付厂商中首家获得该项认证的企业。在此前后,作为国内支付行业的“老字号”,环迅支付还凭着在电子支付风险控制方面的深厚积淀获得由VISA国际组织颁发的“2008年度VISA网络收单业务最佳风险防范合作奖”。
环迅支付总经理栾毓敏告诉记者,按照日前四部委下发的《通知》精神,环迅支付目前已经从商户拓展及审查、商户审批、商户签约管理、商户培训、商户欺诈及防范、商户交易监控与跟踪、商户欺诈调查、风险数据收集与报告等几个方面着手规范对签约商户的管理,避免接入不良商户,及时制止商户的违法、违规行为。
不仅如此,在今年第三季度,环迅支付还将初步建立银行卡可疑交易监控系统,对疑似套现、银行卡盗用等交易进行识别、监控、分析,与商户及银行之间建立可疑交易反馈机制,共同打击套现、盗卡等现象,维护客户用卡安全。
“环迅支付目前已开始着手修订公司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并制订《反洗钱管理办法》,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以控制商户中可能存在的洗钱行为。”栾毓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