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金融风暴下如何能化危为机
受金融风暴影响,我市中小企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面临严峻考验,步入2009年,还在寒冬中摇摆的中小企业该如何认识挑战、机遇和前景?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李子彬:中小企业很难依靠国家指定的大项目存活,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大工程都是由国有大企业实施,所以金融风暴对国家控股的企业影响要相对小些。民营企业要自己找米下锅,认清方向,杀出一条血路;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其投资者本身是小业主,不懂融资,渠道狭窄。而目前各家银行过多考虑的是贷款安全性,国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占70%,国内仅占2%,所以我们在酝酿发展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管理不透明,也是限制自身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内部管理;投资新项目一定要看科技含量,看是否有专利。附加值不高、纯粹依赖国际市场的可能现在日子不好过。所以应对危机要靠自己过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关于产业升级问题,有些人提出中国的中小企业要成为世界的发动机。但是现实差距较大,首先是劳动力的水平不高,其次是地区条件不够,再次是各地政策也不一样。所以,还是要切合实际进行产业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但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效益不错,您认为此时要投资新项目的话,该注意些什么?
李子彬: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打击的确比较大,但发展好的中小企业仍然在投资新项目,这是因为这部分企业都是选择科技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大、有专利品牌的项目。
有些纺织行业的企业家认为,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的初衷是好的,但会不会对纺织行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您是如何看待国家一系列振兴计划的?
李子彬: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让中小企业进入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但这种想法不符合中国现状。中国劳动力基数大,而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比发达国家低许多。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把握好当地的经济现状,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状况来制定发展策略。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9月,一系列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但目前都在逐步调整中,退税率也在逐步调整。
中小企业大巡展活动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了,办大巡展的意义是什么?
李子彬:首先是信息的沟通,把中小企业家集中到一起,由官员和专家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可以让中小企业家做到心中更有数。其次,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而管理水平的提升能迅速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改善经济效益。在每次大巡展中,都会有一些著名的中介机构来介绍自己的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家做参考,并可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中介机构来提升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协会成立2年零4个月,共举办了20多场大型巡诊,全部是公益性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