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湖南省农业厅重点科研项目“水稻标810S淡黄叶突变体的发现与研究”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由袁隆平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考察了试验田现场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余金洪等人发明的“水稻无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法,成功地发现了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新细胞质资源。 这一发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它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水稻生产水平,促进杂交水稻
7月11日,中国南方水稻机械化生产新机具演示暨跨区机收现场会在湖南省衡东县举行。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农机推广人员、部分市县农机推广人员以及湖南省的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员及当地农民,观看了
福建农科院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特优航1号”水稻良种亩产达到729公斤,“II优航1号”亩产也达到702.5公斤。 光明日报今日报道称,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年轻科学家、院一级杰出人才钱前博士领导的课题组,与《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组其他科学家合作,在水稻分蘖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和功能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该研究论文
`海南省农科院有关研究人员经过四年努力,成功选育出了两个不育系:灿型香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琼香―――IS和超高产理想株型三系不育系绿永A。省农科院科研处有关人士说,这两个成果于日前通过鉴定,分别达到国内领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年轻科学家、院一级杰出人才钱前博士领导的课题组,与《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组其他科学家合作,在水稻分蘖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和功能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该
新华网上海5月14日电 虽然中国有针对性的旱稻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说,以这个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为主的研究团队已育成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旱稻不育系。
虽然我国有针对性的旱稻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以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为主的研究团队已育成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在全球率先完成杂交旱稻的三系配
本报讯 吃起来口感好,看起来颜色白,测出来含“锌”高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和“北京0045”,在“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