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诱变操作其实很简单,即用诱变剂直接或间接地处理生殖细胞。对细菌等生物而言,没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区别,处理起来就更容易了。 诱变剂大致可分为两类。像射线、紫外线、激光
缪勒的贡献缪勒一生发表论文372篇,出版专著《单基因改变所致的变异》,并参与由摩尔根主编的《孟德尔遗传机制》的编写。缪勒是辐射遗传学的创始人,并因此而荣获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由他建立的检
短腿羊是怎么来的?1791年,在美国新英格兰的一户农民赛斯·怀特(Seth Wright)家的羊群里,发现了一只背长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由于腿短,它跳不过羊圈篱笆,故而易于圈养。经过怀特的精心选
缪勒生平当我们说突变是自发产生的时候,并不是说突变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指未经人为干预而自然发生的。突变发生肯定有原因,只是原因不明,或者说我们没有去深究。有时是我们不感兴趣,有时甚至是没有必要去
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中心法则在具体细节上经过完善后,在遗传信息流传递方向上又有补充和发展。1970年,巴尔的摩(D·Baltimore)和梯明(H·M·Temin)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一种酶
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野外采集到的果蝇,眼睛都是红色的,称为“野生型”。1910年5月,摩尔根在实验室里饲养的一群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摩尔根独具慧眼,立刻认识到这只白眼果蝇的巨大
第一只白眼果蝇白眼果蝇在基因学说的发展史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致引起关于最初那只白眼果蝇来历的争论。向摩尔根推荐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卢茨,曾出版过一本富有魅力的书《多样性的昆虫》(A Lot of
基因连锁图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一种生物的基因数目远远多于染色体的数目,因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就成为一个必然的推论。很多基因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称为基因连锁(linkage)。
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任何变化都将产生显著的遗传效应。染色体的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又可分为倍数性变化与非整倍性变化两类。各种生
向基因的分子水平进军摩尔根及其弟子们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基因研究发展到细胞学水平之后,遗传学面临的历史任务便是解决“基因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了。摩尔根在他的经典著作《基因论》中,就已经提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