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米亚老师:“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张米亚老师:“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折翅雄鹰”双“翼”护佑两学生
他叫张米亚,29岁,是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地震发生时他双手死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以救出孩子。
摧毁映秀中心小学只用了短短12秒,而在12秒后,幸存者靠着原始的工具,在被夷为平地的校园里救出了许多被埋学生。而当大家搬开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学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有生命体征,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张老师的手臂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张米亚是一个开朗外向、爱唱歌打篮球的年轻人。1.72米的个子,学校很多的老师都夸他是学校最标致的小伙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老师,选择了摘下自己的翅膀,让学生飞得更远。
抢险铁汉 用生命打通光缆
为了接通“马尔康-理县-汶川”的通讯光缆,成都移动职工刘建秋和队友们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然而就在抢修工作接近尾声时,一次出乎意料的余震却夺走了他年仅37岁的生命。
5月16日中午13时24分左右,为了接通“马尔康-理县-汶川”生命通讯线,成都移动职工刘建秋和他的队友们,正在距离理县4公里的高家庄附近拼尽全力抢修光缆,此时他们已在这里奋战了三昼夜,抢修工作接近尾声。忽然间,一阵阵闷雷般的炸响从头上传来,工程车被震得左右摇摆,烟雾腾起,又发生余震了!
此时,工友们几乎都是背对山坡弯腰施工,看不到从背后滚下来的石头。队长刘建秋大喊:“快撤!快往安全地方跑!”队友李维祥过来拉他一起跑,来不及言语交流,刘建秋向前推了他一把,自己留在了最后。就在这时,从背后杂谷脑河对面的300多米高的山上飞下来的石头,砸在他们身上……5分钟后,队友们才发现李维祥和刘建秋被砸晕在地,刘建秋的右后背,被砸出一个大洞,鲜血直流。
此时,前后的路都已被堵死,他们被困在了这里。同时被困的还有一队解放军官兵和一辆运送医生的车,第三军医大的几名医生在车上,医生们迅速抢救伤员。队友们哭着把刘建秋抬进搭在帐篷里救治,45分钟后,刘建秋的血止住了。但由于失血过多,刘建秋越来越虚弱。可是谁也不知道路什么时候能再次打通,救援人员什么时候能赶到。队友们知道队长的习惯,每次施工,不管多危险,他都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走。这次,他一定也能坚持到最后。
天要黑了,刘建秋渐渐陷入昏迷。为了不让他睡过去,队友们轮流和他聊天,“坚持住,弟兄们都看着你呢”。他声音已经非常虚弱,可是队友们还是听清了他最后的话语——“我想回家”,所有队友都落泪了。
是啊,回家。他都多久没见过自己的妻儿了?上次见她还是一个月前,短短两三天的团聚,那时候刘建秋刚从江西抗击雪灾的前线回来……
早晨5时左右,通往理县的路终于打通了,等在另一边的救护车赶到,迅速把刘建秋和另一名脚部受伤的解放军送往理县医院。
然而,在坚持了近20个小时之后,这个铁一般的汉子耗尽了最后一点能量。在到达医院两个小时之后,刘建秋闭上了眼睛。生命的钟摆停在了5月17日8时27分,37岁。
9岁学生 废墟背出两伙伴
昨天,在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临时的儿童救助站里,林浩和姐姐、妹妹待在一起。在地震那天,只有9岁半的林浩在学校倒塌之后,从倒塌的走廊上背出了两名昏迷的同学,而他在救同学时只受了轻伤。
林浩,9岁半,地震前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小学二年级。据林浩介绍,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向记者讲述自己救人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得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据悉,林浩就读的渔子溪小学只有31名学生,在地震中有十多人逃生,这当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在背完同学后,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他的妹妹也跟他们在一起。但一直到昨天,姐妹3人还没有自己父母的消息。 本组稿件据《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