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人物粉墨登场 看“艳照门”众生相[组图]
各色人物粉墨登场 看"艳照门"众生相

陈冠希开记者会致歉 宣布退出娱乐圈[组图]
“艳照门”的最大主角陈冠希返港召开了发布会,这桩史无前例全民狂欢的娱乐事件却并没有平息,“艳照门”引发的连锁效应余震难平,一些人的命运悬而未决,一些伤痛需要时间抚平。我们看到,原来生活本身比剧情更加精彩。在“艳照门”提供的这个大舞台上,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有人“很傻很天真”,有人兴奋难耐,有人痛心疾首,有人道貌岸然,有人穷凶极恶,有人唉叹连连。“艳照门”中的众生相耐人寻味。

钟欣桐复工引媒体骚乱 闭口不谈不雅照
明星:真实与谎言
进入娱乐圈,就意味着你必须和大众玩“真实与谎言”的游戏。明星的恋情更是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当明星们第N次否认他们的恋情之后,铁的证据将真相赤luoluo地摆在了公众面前。此时,阿娇才借朋友之口承认,自己“曾很爱陈冠希只要他喜欢都会做。”作为“艳照门”主角中第一个站出来的明星,阿娇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网友翻出她曾公开表示拒绝婚前性行为的言行,作为她伪装“玉女形象”的又一证据。
陈冠希声称永远退出香港演艺圈,是不是我们也要打上一个问号呢?他号称要退出的是“香港”演艺圈,退出的前提是履行完未履行的合约之后,他还表示自己会做一些慈善活动,届时,必然会吸引媒体蜂拥而至。是否他也在等待风波平息的那天,再重作打算呢?
网友:各攻所长自得其乐
接连的社会热点事件,一次次地证明网民的力量无比强大。从照片刚浮出水面之后,福尔摩斯式的网民就通过技术、对比、推断等多种手段,鉴定照片为真。尔后,愤世嫉俗者,揭竿而起反对抵制,或扮成黑客攻击英皇网站;好奇者,到处挖掘“艳照”或四处传播;支持者,坚定地站在明星这一边,却在群情激昂的大势下旋即被淹没。

某网站挖掘出陈冠希家中的潮流产品
媒体:关注已是必然
当在舆论上不可控的事件发生,媒体通常会被骂做推波助澜者,因为在大众看来,媒体是要担负社会责任的。作为各方力量的传声筒,包括网络媒体在内传播媒介难免给人癫狂的印象,然而,对于这枚已超越娱乐圈,波及社会各方面的重磅炸弹,媒体已不可能缺席。
于是我们看到,“艳照门”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占据报纸头条,网站推出专题,事无巨细追踪最近进展,按照时间顺序画出人物关系图。各领域媒体均可有一席之地,如,时尚媒体将照片中的明星装扮及陈冠希家中的潮流摆设挖掘出来,为潮流爱好者上了一节时尚课。
粉丝: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在“艳照门”事件中,各路粉丝们也许比偶像更加痛心无奈。他们本不该是被嘲笑的一群。在各方利益博弈的混乱形势下,只有粉丝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可以为保护偶像彻夜不眠守在电脑前,和攻击偶像的人辩论、争吵;他们愿意无条件相信偶像说的话,同时愿意随时原谅偶像曾经说过的谎言。把偶像当成十全十美崇拜对象的粉丝固然不少,但更多的时候,粉丝是将偶像当作孩子一样宠爱呵护,不允许他们受伤害。
商家:有人偷笑有人哭
抵制明星代言的产品,企图扼住该明星的生命线,这已经成为网友反对某个明星的常用招数。轰轰烈烈的“艳照门”事件中,网络上已经出现大量抵制陈冠希、钟欣桐等人所代言产品的“召集帖”,涉及百事可乐、森马服饰、曼秀雷敦化妆品、EPSON打印机等众多知名品牌。这是商家危机公关的重要时刻,各家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已经迅速撤掉广告,有的则还在观望。
而这些“艳照”的“幕后黑手”——陈冠希自拍时使用的数码相机已被确认为其代言的韩国品牌三星,一时间,该相机成为众人热捧的焦点,尽管三星公司日前决定今后不再和陈冠希续约,但它的代言人已经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让广告效应迅速加倍。
专家:各执一词
“艳照门”同样牵动了社会学家、教育者的神经。道德卫士必然将之视为伤风败俗洪水猛兽;教育者在担忧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问题;性学家李银河拍案而起为阿娇辩护:“请问,谁说人有性行为就不清纯了?”
警方:有些无奈
尽管从最初开始,香港警方就以强势姿态介入“艳照门”,一时间,原始照片已很难在媒体和网络中找到。但这似乎并没有阻止照片如核泄漏般引起巨大连锁反应。确实,对于社会大众的私下传播行为,警方就显得力不从心鞭长莫及,香港警方明确表示,朋友间相互赠阅照片并不违法。
此外,有些悬而未决的疑点需要警方的持续调查,比如,案件中是否存在勒索、事件中的女性是否有未成年少女等。
放照片者:扑朔迷离
被称为Kira的人是否真的就是放照片的源头?还是如江湖传言,有神秘幕后人甚至集团的指使?我们只看到,放照片者似乎深谙大众的心理,挑逗性的将照片分批放出。真相究竟如何,一时难以看清。香港电影圈资深幕后人士十郎说:“因为照片牵扯人太多,太多内幕,因此我觉得每隔5年甚至10年,都会有人重新翻出,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