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对自己很苛刻没有质量的专辑坚决不做

对于自己的创作状态,崔健就说自己不是流行歌手,更像一个爵士音乐家的生活方式,更看重现场的互动带来的能量和热情。他还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苦大仇深,满脸都是横眉冷对,实际不是这样,做音乐是很幸福的事儿,“你们不用担心我累不累,还是应该说敢不敢,这个东西更应该是挑战”。
为何长达8年没有新专辑?
没有写新歌的激情,就去做别的有激情的事
崔健上一张专辑《给你一点颜色》要追溯到2005年,期间虽在演唱会唱过《滚动的蛋》等新歌,但新作品的确让歌迷久等了。崔健透露新专辑有望在明年年初推出,目前正在收尾,这8年里他拍了电影《蓝色骨头》,做了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超越那一天”以及同名3D电影,还为现代舞剧《十月·春之祭》做了配乐。
对于为何新歌创作量减少?崔健就强调:“什么样的东西会激起我的能量,让我更有兴趣,我就做什么,所以拍了电影。人到一定年纪就会程式化,不再有创新激情也还继续做,就会变成一个流水作业。我能看出来谁是这样,当然我也能看出来我是不是这样,我有激情做的时候,才认为是成熟的,才是负责任、诚恳的作品。”
音乐创作力放缓,崔健多次提及不愿意做行业歌,“我的作品能够拿出来当然是带有激情的,不愿意拿出来是因为我对自己苛刻,所以慢一点就慢一点,我不会做没有质量的东西”。在他看来写行业歌其实很容易,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作品大多为市场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迎合市场,“这种东西我是有机会做,我要做的话相对很容易,但我只是不甘心而已。跟市场的互动需要的是服务性,不需要创造,很容易做到,我关注的东西,我要是说很随便的话,我觉得那是在亵渎它”。
崔健坚称没有激情的时候就先休息一会儿,做点别的有激情的事儿,不像有些大明星,不做好计划不演出,不出专辑不演出,必须憋着市场,一做演出就是巡演,“我自己更像一个爵士音乐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流行歌手的运作方式,我经常要跟观众互动,更关注创作的能量和互动的热情,没有能量做东西就是完成一个行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