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热带森林:绝顶聪明卷尾猴
南美热带森林:绝顶聪明卷尾猴

2004年,美国亚特兰大约克斯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德瓦尔教授及他的两位助手杰克和汉斯,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栖息在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中部热带森林中的卷尾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目睹了它们神奇的魅力……
12月的南美洲正是盛夏,这是丛林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高大的坚果树和茂密的灌木夹杂缠绕,一群卷尾猴在树冠上欢闹着,闪电般地从这棵树蹿到另一棵树,它们清亮的呼唤声在山谷中悠然回荡。
一发现卷尾猴的身影,德瓦尔教授便兴奋起来。酷热的太阳渐渐西斜,他们泊船登岸,选择了密林中的一片空地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为了防止美洲虎的袭击,他们从林中捡拾了大量干树枝,在帐篷前燃起了熊熊篝火。
这夜,正当3人熟睡,“轰隆”一声爆炸,就像巨大的炮弹突然落在帐篷边,3人不约而同地跳起来。没容他们思考,“轰隆”又一声爆炸震撼黑魃魃的森林,周边有树枝断裂的声音。之后又持续不断地有爆炸声响起,夹杂着卷尾猴和各种野兽的叫声。他们再也无法入眠。
清晨,德瓦尔教授率先走出帐篷,四处查看,并未发现异常现象。走出几百米后,他看到一群卷尾猴在一棵老树上忙碌着,老树下生长着一些奇特的藤本植物,藤萝蜿蜒爬满老树,上面结了一个个果实。那果实很像甜瓜,但浑身长满了茸毛。几只猴子把尾巴缠在树枝上,将身体悬在空中,前爪抓住藤本植物,拼命地摇晃着,不一会儿,两个成熟的果实从藤上脱落下来,它们先在地上滚了几个圈,然后突然发出爆炸声,随着这声巨响,从瓜的小扎中向四面八方喷溅出黏稠的汁液来。汁液里夹带着种子,果实旋转着把它体内的种子喷出约10米远,空气中立即散发出浓浓的瓦断味。群猴立即跳下树,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捡食被喷出的种子。原来是这样!德瓦尔恍然大悟,发出这炮声的正是这些植物的果实,它利用这种方式来繁殖后代,而聪明的卷尾猴深知这种植物的习性,利用爆炸得到食物。他想起曾读过的一本书上说:南美洲有一种植物叫“铁瓜炮”,它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内部会贮存大量瓦斯,待果实成熟后瓦斯膨胀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旦落地就爆炸。没想到今天亲眼看到了这种神奇的植物。然而,让德瓦尔兴味盎然的还是卷尾猴。他发现当群猴忙着贪吃果实时,一只体大强壮的雄猴却静静地端坐于高高的树枝上,“这一定是猴王了。”他想。果然,群猴里年长的雄猴都挑选出较大的果实,跑过来乖乖地送给这只雄猴吃。
德瓦尔给猴王起了个名字叫“凯”。他发现有4只母猴常围绕在凯的身边,他想,那一定是凯的妻子。他给那只左耳后边有一撮白毛的最美丽的母猴起名叫“安”,另3只母猴依次起名为“瑞”、“简”和“莉”。几天来,德瓦尔教授一行3人,对凯及它的猴群进行了细致的跟踪考察,了解到凯统领26只猴子。起初,猴子一发现他们就迅速逃走,半个月后猴群逐渐习惯了被跟踪,就不予理会。
这一天,德瓦尔看见凯领着群猴,手里拿着树枝和石头,奋力挖掘着一个白蚁墩。不一会儿,白蚁墩被挖开了,猴子们从里面抓出一条条约10厘米长的“千足虫”,用前爪揉搓后往它们的皮毛上擦抹,开始是各自擦抹,后来是相互往后背擦抹。群猴欢快地叫着。这场面引起德瓦尔的极大兴趣。他知道,森林里,不仅有讨厌的蚊子,而且还有一种叫马蝇的寄生苍蝇,这种苍蝇会在猴子皮下产卵,产生可怕的脓疮。而卷尾猴抹在毛上的“千足虫”会分泌一种叫做苯醌的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比美国军队使用的“森林驱蚊剂”的药效还强。
擦完“防蚊剂”,凯领着它的部下来到林中一片树木较稀少的空地上。德瓦尔等3人立即尾随过去。只见卷尾猴们围成一圈安静下来,凯从不远处的岩石旁搬来两大块石头,放在群猴中间,然后围着石头转圈,一边仔细看一边转,转了两圈后,它搬起其中一块,高举过头,向另一块砸去,一声脆响后,石头裂成一些薄薄的石片。猴子们一拥而上,抢走石片,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开始挖掘林中一种不知名的长着宽大叶子的草本植物。德瓦尔看得目瞪口呆,“这不正是原始人类制造简单工具的方法吗?凯围着石头转了两圈,一定是在观察研究石头纹路,否则,石头为何不是碎成小石子而是碎成了石片呢?”
卷尾猴们费劲地挖了许久,德瓦尔看见母猴瑞首先挖好,它前爪抓住植物的茎杆用劲一拔,拔出了一个很大的满是泥土的植物块茎,然后拖着这棵植物向河边走去,将块茎放在河水中洗净。这时其他猴子也陆续挖出块茎,纷纷向河边走去。瑞用挖土的石片连砸带砍地把洗净的块茎弄成小块儿。几只猴子跑过来拿起就啃,瑞并不介意。
德瓦尔捡起离他不远处的草丛中卷尾猴落下的一小块块茎碎片,小心地咬了一点,口感很好。他把剩下的茎块递给杰克和汉斯。突然,凯尖厉的警报声响起,群猴惊叫着四散逃窜。3人举目望去,在离他们50多米处的树上,一只美洲虎正扑向一只5个月大小的小猴,德瓦尔认识,那是安的孩子,安常常把它背在背上。美洲虎是森林中最凶猛的动物,它不仅能够快速爬树,甚至能够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小猴颤抖着趴在一根细细的树枝上,美洲虎因为体重,不能快速扑向小猴,但步步逼近,细树枝并不长,小猴的处境万分危急。安在不远处一棵树上慌乱地跳着叫着。
为安全起见,德瓦尔等3人一边隐蔽一边快速撤离到较远的地方。通过望远镜,德瓦尔发现,原本四散逃走的猴子们又回来了,它们纷纷向老虎投掷石块。但由于投掷的石块力度不大,美洲虎并不理会。这时美洲虎离小猴已很近,它伸出左前爪,一把抓住小猴,迅速拖回到较粗的树杈上,把小猴按在爪下,张口向小猴的颈部咬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一块石头飞速而来,打中了老虎的头部,老虎抬头向石块飞来的方向望去,说时迟那时快,又一块石头飞来击中了老虎的左眼,老虎疼得大声吼叫起来,不由自主地松开了虎爪。小猴从树上跌落到地上,安闪电般扑过去,抱起小猴逃离而去。一瞬间,群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幕发生得这样快,德瓦尔连惊奇都来不及。他不知道那射向老虎的第一块石头是谁投出去的,但是他清楚地看见了那关键的第二块石头是凯射出去的。凯把一根树枝掰弯成90度,将石块放在弯曲的树枝梢部的一个枝杈上,然后猛然松手,凭借树枝的弹力,石块像子弹一样飞出去,正好击中美洲虎的左眼。德瓦尔等3人为之叹服。
几天后,卷尾猴再次与美洲虎遭遇了。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傍晚,德瓦尔为观察卷尾猴在雨天的生活状况,在森林中四处寻找,卷尾猴有着强烈的领地观,他知道凯的活动范围。但是,这天找了好久才终于在一处山崖上找到了凯的猴群。原来它们的家安在距离地面约十几米高的崖壁上一个山洞里。雨渐渐停了下来,莉、简和几只成年公猴领着大小猴子在崖壁上跑来跑去。没有看见凯和安、瑞。德瓦尔决定爬到崖壁上去看看,谁知刚爬了两步就看见凯出现在洞口,它嘶叫一声,众猴们迅速跑回洞口,一起冲着他愤怒地叫起来。德瓦尔明白,这是它们的家,不允许外人侵入,德瓦尔只好退回去,选择了一棵正对着洞口的高大的桉树,爬上去骑在树杈上,举起望远镜观察起来。那洞并不深,洞口很大,呈敞开式,与其说是洞,不如说是崖壁的凹陷处。德瓦尔看见安怀抱那只遇险的小猴,坐在凯的身边。那只小猴无精打采,头无力地靠在安的胸前。“小猴可能是连惊带吓受伤生病了。”德瓦尔对助手们说。“看,美洲虎!”杰克惊叫起来。德瓦尔循声望去,看见一只斑斓的美洲虎,矫健地登上山崖,迅速蹿上卷尾猴栖息的洞口。但卷尾猴们早已聚集在堆满石块的洞口,静静地,悄无声息地瞪着美洲虎。
美洲虎一步步逼近岩洞,只听凯一声吼叫,群猴便迅速行动起来,每只猴都搬起了一块石头。美洲虎怒吼一声,刚做出跳跃的姿态,石块就雨点般落在美洲虎身上。更有3只卷尾猴齐心协力推动一块大石头,大石头带着小石头,砸向美洲虎。它们前赴后继,迫使美洲虎迅速后退,此时,猴子们更加疯狂地向它投掷石块,它最终无奈地撤离了卷尾猴的栖息地。
德瓦尔等3人击掌相庆,如同自己打了胜仗一样。不久,他们又有了新发现。他们看见凯领着众猴子从洞外各处捡石块,运到洞口堆放起来。德瓦尔恍然大悟,看来,卷尾猴与美洲虎的战斗绝非偶然,猴子们刚才用的石块是事先准备好的,它们已懂得运用和“制造”战斗的武器。
但是,“两军”战斗,伤亡不可避免。不久安的孩子还是死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猴子们居然会举行葬礼。德瓦尔和汉斯看见树丛中的20多只猴子排成一纵队缓慢地向前爬行。走在最前面的是凯,安背着孩子的尸体悲伤地跟在凯的后面,其他猴子有的拿着野花,有的拿着树枝和植物叶片,还有的拿鲜果。走到一座山坡前,凯长啸一声,几只体壮的猴子扒开一个土坑,安便把猴尸放进坑中,众猴七手八脚埋土,并垒起一个土堆。群猴围绕土堆前,只听安长嚎一声,众猴便将各自拿着的东西撒在土堆上,然后静静地站着,低垂着脑袋,默默哀悼。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德瓦尔等3人已和猴子们混得烂熟。凯和它的猴群成了帐篷前的常客。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帐篷前静悄悄的。要是往日,不等德瓦尔起床,猴子们就来骚扰了,今天猴子们怎么没来呢?大家感到奇怪。吃过早餐,他们便进了森林。
南美洲的秋天即将来临,这是卷尾猴们最快活的季节,花开花落后,丰盛的果实就要成熟了。德瓦尔猜测猴子们可能在东边那片坚果林,就朝东边走去。果然不出所料,远远地,他们已听到猴子们的叫声。他们走近,看见凯正领着一部分猴子从树上摘果子往树下丢,另一部分猴子则在树下忙碌。这种坚果外层包着厚厚的带刺的皮,等到成熟后,这层皮会自动炸开。现在,这些果子并未成熟,猴子们为何要摘呢?德瓦尔正纳闷,又见树下的猴子们把落到地上的果实运到离坚果林约600米远的一片开阔平展且向阳的岩石上。德瓦尔好奇地走过去,发现这真是一个晾晒的好场所。原来猴子们是要借助阳光的暴晒,促进果实的成熟。
将近中午,岩石上已铺满了一层坚果。猴子们四散开来,有的寻找食物,有的则在林中嬉戏。德瓦尔拿出随身带着的小刀,割开果实的外皮,发现里面还有一层褐色的坚硬的壳包着果仁。德瓦尔拿起身边的石块敲击坚果,不想那坚果又硬又滑,一石头下去不但没敲开,坚果还飞出去好远,落在草丛中不见了,他们同时笑起来,只好作罢。
几天后,德瓦尔看见岩石上经暴晒的果实外皮全部爆裂,猴子们把坚果从果皮中剥出来,放在宽大的植物叶片中包好,夹在腋窝下就出发了。它们又要上哪儿?
德瓦尔等3人匆匆忙忙跟上猴群。走了约两公里的路程,树木逐渐稀少,前面出现了一个高耸陡峭的山崖,山崖下有一片奇怪的山石。平展光滑的石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坑。卷尾猴把搬来的坚果一个个摆放在坑窝中,再用早已准备好的长形石块像人类捣蒜泥一般捣开坚果的硬壳,自捣白吃起来。德瓦尔大笑:“看,小东西可比我聪明多了!”从现场的状况来看,各种各样的果皮、果壳满地狼藉,这儿一定是它们固定的砸果实的场地。“绝妙啊!”德瓦尔发自内心赞叹道。
在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卷尾猴生活和行为研究的原始资料后,德瓦尔筹备着新的研究方式,进一步考察卷尾猴的智慧。
这天傍晚,凯领着它的队伍又来到帐篷前,德瓦尔的实验就开始了。他切了一些黄瓜片,坐在帐篷前吃,凯可怜兮兮地过来试探着要,德瓦尔不给;杰克和汉斯就假装用硬币买,递一枚硬币,给一片黄瓜。如此反复,直到黄瓜片吃完。凯眼巴巴地望着,最后只有愤愤地带着群猴离去。
与此同时,德瓦尔把汉斯购来的7扇玻璃门组装成两间小小的玻璃房,其中一块有圆洞的玻璃正好安装在两房之间,德瓦尔分别给两间玻璃房标上A、B。一连几天,德瓦尔等3人一边做吃黄瓜买黄瓜的游戏,一边在两个玻璃房内放糖果。
起初,凯对得不到黄瓜片很恼火,几天后,凯就安静了,它常常领着猴子们静静地坐在一边观察。终于有一天,看着看着,凯呼叫一声,猴子们就一轰而去,不一会儿又回到帐篷前,凯走上前来,拿出一块光滑的石头,递给德瓦尔,德瓦尔接过石头,立即给了它一片黄瓜。这时,群猴拥上来,纷纷用石头“购买”黄瓜片。过了一会儿,当安和莉再次“购买”时,德瓦尔故意给了一颗葡萄而不是黄瓜,其它猴子立刻不满,它们把黄瓜片扔到地上,伸手要葡萄;猴子们明白,葡萄比黄瓜珍贵,凯甚至气愤地把手中剩下的石头一齐扔在德瓦尔的身上。德瓦尔只好给每只猴“卖”一颗葡萄。买卖结束后,3人发现这些石头均光滑美丽,是从河滩上捡来的。
德瓦尔在他的实验记录中写道:“卷尾猴善于思维,有初步的经济意识和公平交换意识,并懂得不同物品的不同价值,这应该是如同原始人类商业活动的开始吧。”
玻璃房内发生的事情也很耐人寻味。第一天,杰克在A、B两房各放一颗糖果,凯立即走进A房,将糖果吃掉。B房的糖果是安吃掉的。第二天,A、B两房各放了两颗糖果,凯照旧走进A房,自己吃掉一颗,另一颗给了瑞;走进B房的不再是安而是简,简吃掉其中的一颗,将另一颗送给了莉。第三天,A、B两房各放了13颗糖,安和瑞走进去,自己没有吃,而是走出玻璃房,安首先给凯一颗,之后安和瑞分给每猴一颗,剩下最后的一颗才是自己的。第四天,德瓦尔在A房放置了一个密封的玻璃罐,罐中有6颗板栗,之后又用纸包了一把锤子放在B房。
当安和莉分别走进A、B两个房之后,早已守在一边的杰克和汉斯立即关上了玻璃门并锁上。
由于早已混熟,猴子们并未在意关上的玻璃门。A房中的安仔细观察了一番玻璃罐,试图打开,但没有成功,急得团团转;B房中的莉则急急忙忙撕开纸包却发现只是一把锤子,显得很失望。两只母猴都企图打开锁着的玻璃门,未获成功。两只猴子耷拉着脑袋想了一会,只听安对着玻璃墙的洞口叫了几声,莉便迅速将锤子从洞口递给了安。安拿着锤子用力敲打,终于打破了玻璃罐,它欢快地取出6颗板栗,反复看了看,然后朝着B室的莉叫了两声,把其中的3颗从洞口递给了它。
整个实验过程被德瓦尔详细拍摄下来。在观看录像时,德瓦尔深受触动地对汉斯说:“多么聪明的猴子呀!但愿人类也能够精诚协作、友爱公平,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再有欺诈和贫穷。”
3个月过去了,德瓦尔一行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了卷尾猴。回到亚特兰大约克斯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德瓦尔把研究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也饶有兴致地前往考察。
(摘自《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