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还是荡妇 阿根廷第一夫人埃娃的传奇人生
从出身贫寒的“拾煤渣的乡下女儿”到酒馆伴舞女郎;从杂志封面女郎到第一夫人,埃娃·贝隆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在众多男人中周旋·藉着一个又一个男性情人,她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地位。但她又绝不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庸,做一个隐居幕后的第一夫人,正相反,她是贝隆总统最得力的助手,她的声望甚至远远超过了贝隆本人,成为圣洁与美善的化身。
埃娃·贝隆的传奇生涯毁誉总相伴,阿根廷的广大民众尊之为圣母,而其反对派则尽力地对之冠以“妓女”、“荡妇”。
从私生女到女明星
埃娃·贝隆的母亲胡安娜是他父亲于连·杜尔亚特用“一匹母马和一辆旧车”换来的情妇。在埃娃出世几个月后,于连就离开了胡安娜再也没有来过。埃娃的出身对其一生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嫁给贝隆她甚至不惜将出生日期从1919年改为1922年。
父亲的离去,对埃娃一家的打击是灾难性的,为了躲避别人的闲言碎语,更是为了生活,母亲胡安娜带着六个子女离开了家乡阿根廷西北部的小镇拉普拉斯,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郊来一个叫洛托利多斯的小镇住了下来。
为了生活胡安娜用全部的积蓄买了—台缝纫机,替人加工灯笼裤。她从清晨到午夜都坐在缝纫机前工作。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她腿部静脉曲张。每天结束工作的时候,只能让女儿们架着她的腋窝把她扶起来,再送到床上。
即使这样拼命干活,胡安娜也难以攒够钱维持生活,更别说接受教育。为了实现让儿女成材的梦想这位母亲又做了一次巨大的牺牲,她开始暗地里卖身,以此支撑家庭。
无论母亲怎样努力,穷困依然让小埃娃感到—种自卑。在学校,每当她看见同学们在课间吃黄油抹面包时,总禁不住要流口水。她的早餐只能吃当地的卷饼,喝咖啡也从不加糖。有时早上起床晚点,甚至连卷饼也吃不上。
比贫穷更深地刺痛小埃娃心的,是她私生女的屈辱身世。埃娃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一样,在学校里始终受到排斥。镇上的人们都教自己的孩子躲开他们。他们被排斥在学校活动之外,同学们的聚会、郊游也从不邀请他们。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埃娃常常受到一群大男孩的围攻,他们冲她减:“你不姓杜尔亚持,你是野孩子!”并往她身上扔石头泥块。
对于蔑视她的这个世界,埃娃也报之以轻蔑。一次,老师因为一点小事辱骂她,让她在教室后面罚站,埃娃出人意外地没有大声哭闹,她只是瞪着一双眼睛仇恨地盯着老师,目光中的寒意让老师也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贫穷和屈辱的身世是埃娃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阴霾,她不会忘记痛苦和仇恨。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世界被分为黑白善恶两极,温暖光明的一面是她寒酸而温馨的家庭,在这里她是天使,是家人员宠爱的宝贝儿。而在家的周围,则是一个邪恶寒冷的世界,在那里,她是让人看不起的穷鬼,没父亲的私生孩子……巨大的反差使她愈发憎恨外面的世界,一放学回家她就闭门不出,几乎是个与世隔绝的修女。但埃娃对未来又充满了梦想,这梦想以仇恨为基础。她发誓要出人头地,以自己的成功来报复这个恃强凌弱的世界。
少女时代的埃娃并不迷人。她身躯弱小,瘦骨嶙峋。不过,只要细看,就可以发现她容貌的一些动人之处。鹅蛋脸,高额骨,鼻子小巧端正,嘴巴大小适中,牙齿整齐洁白,眉毛美如弯弓,头发浓密蓬松,前额也许太宽了一些,但更显示出天姿聪慧。尤其异乎寻常的是她的肤色,她脸上的皮肤白洁如凝脂,娇嫩如花瓣,在阳光下看起来,那白里透红的色泽更给她增添了几分贵族闺秀般典雅风韵。而且她在歌舞和朗诵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天赋。
1934年夏天是埃娃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15岁的她和姐姐被两个乘坐豪华汽车的男人轮奸了。这件事轰动了全镇,人们对埃娃一家的敌意和歧视越发明显。埃娃很长一段时间闭门不出,一天天地苍白和削瘦下去。这是她一生最艰难的时刻之一,这个15岁的少女不止一次地想到死。但是,一种近似疯狂的欲念使她打消了这个念头,她不能如此轻易地饶过那些人,她要向她的仇敌———一切阔佬权贵、上流阶级报复。但是埃娃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离开小镇到大城市去。为此埃娃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她用身体和信念打动了一个流浪歌手,他答应带埃娃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
初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埃娃既没有专门技术,又没有什么特长,只能以伴舞女郎、酒吧歌女、封面女郎、舞台剧中的小角色惨淡度日。不过这段经历对她而言是极有意义的,她借以维持了自已的生存,磨硕了自己的意志,同时,她也结交了一些社会名流。不久埃娃尝试着向新兴的电影业发展。一次茶会上,经一位影业公司的朋友介绍,埃娃认识了一位大导演——马里奥·索菲西。
埃娃与索菲西很快就谈得很投机了,索菲西不得不承认,这姑娘不但秀丽标致,而且聪慧不凡。她的政治态度也令他吃了一惊,埃娃对政府和寡头政治的反对比他自己更激烈。言谈中,埃娃听出,索菲西可能要执导一部商业影片,她感到机会来了。
她数次恳求,让索菲西给她一个角色。甚至一天夜里,只身去往索菲西的寓所……索菲西终于答应了埃娃的恳求,在这部名为《马戏团的骑手》的影片中让她出演第二主角——一个美丽而泼辣的歌舞女郎。
这次表演教会了埃娃如何在镜头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形象,也教会了她用什么样的姿态和表情最能打动人,这些都成为埃娃今后政治生涯战无不胜的秘诀。
此后,埃娃又在几部电影中亮相。她没有大红大紫,依然只是个一般演员。她又一次陷入了迷悯,看来自己并不适合电影明星的位置。
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一鸣惊人,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做的事,埃娃冷静地分析着,最后她去决定去拜访一下著名的导演卢卡斯·德玛雷。
和蔼可亲的德玛雷在听过埃娃的一段朗诵后,沉思了半响,对她说:“我看过你的电影,不过,你的朗诵使我对你有了一种新的看法。姑娘,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为什么不试试播音呢?”德玛雷的忠告使埃娃茅塞顿开,她飞快地向阿根廷最大的广播公司之—————贝尔格兰诺广播公司递交了一份求职申请。
凭着美丽的容貌与优美的声音,爱娃征服了贝尔格兰诺广播公司的主考官们。他们几乎用不着经过任何考虑就录取了她。1939年5月,当埃娃刚刚过完她20岁生日时,她的声音第一次传遍阿根廷的大街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