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趣闻-足球战争
1969年6月9日,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波体育场骄阳似火,万众欢腾。第9届世界杯中北美洲地区预选赛在这儿举行,比赛双方是洪都拉斯队主场迎战萨尔瓦多队。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接壤,有长达343公里的边界线,约有4万球迷“偷越国境线”闯到洪都拉斯观战。
下午4点,比赛在乌拉圭裁判的哨声中开打,洪都拉斯队占尽主场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发动了如狼如虎的进攻。开场不久,洪都拉斯队10号中路抢断成功,横传左边的12号,12号长途奔袭,对方后卫阻截,一记传中,快速插上的8号队员用头攻破萨尔瓦多队守门员十指关。洪都拉斯队上半场以1:0领先。
下半场易地再战,萨尔瓦多队改变战术,由中路渗透改为边路传中,且攻且守,70分钟,洪都拉斯队边路得球,妙传禁区前锋,前锋接空中球猛力抽射,洪都拉斯队梅开二度。球场再次沸腾,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可萨尔瓦多球迷认为第二个进球越位在先,裁判不公,嘘声四起,将包装瓶、砖头扔进赛场。但他们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最后20分钟上。
萨尔瓦多队连失两球,干脆放开手脚,猛抢猛攻,洪都拉斯队全面防守,保住战果。第85分钟,萨尔瓦多队中途突破,带球直插禁区,5名洪都拉斯队员上前阻截。混战中,萨尔瓦多球员将洪都拉斯队员铲翻在地。乌拉圭裁判毫不迟疑掏出红牌,将萨尔瓦多球员罚出场外,没想到,裁判这一举动,更激起萨尔瓦多球员的强烈反对,更引起看台上萨尔瓦多球迷的谩骂、激愤。
比赛继续进行,最后5分钟,萨尔瓦多队孤注一掷,全军出动,但仍未能改变失败的命运。比赛一结束,萨尔瓦多怒火中烧的球迷纷纷冲进赛场,将怒火发泄到洪都拉斯球员身上,又发泄到乌拉圭裁判的身上,他们一拥而上,对洪都拉斯队大打出手。洪都拉斯球迷岂能作壁上观?见此情景,呼啦啦冲入场内,双方球员、球迷拳打脚踢,展开一场肉搏大战。早有准备的洪都拉斯当局,立即出动大批军警,用高压水龙头冲射斗殴的球迷。虽然平息了双方的打斗,可惨剧还是发生了,计有100多人严重受伤,其中洪都拉斯的几名主力队员已经被打得血流满面,昏迷不醒。但幸运的是,无人死亡。事发后,两国报刊传媒,开足马力,竞相攻击谩骂。
萨尔瓦多球迷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在议会政府面前,声称如果政府不出面解决问题,他们就静坐示威,而受制于议会的政府,不得不同意向边境调集军队,“以防不测”。洪都拉斯政府见此情景,哪敢含糊,急忙调集军队,屯兵边界。
国际足联一看到双方剑拔弩张时的架势,急忙与双方足协斡旋。调停结果,双方保证仍按原计划在萨尔瓦多首都进行复赛。但是,一场更大规模冲突迫在眉睫了。
1969年6月13日,洪都拉斯队飞往萨尔瓦多,一下飞机,立即被警车护送到首都宾馆。虽然萨尔瓦多政府派出首都半数的警察,但在数百万球迷的声讨与冲击中,显然力不从心。球迷们包围了洪都拉斯队下榻的首都宾馆,开展示威游行,叫骂声、威胁声不绝于耳。吓得洪都拉斯队胆战心惊,不敢外出训练。
此次复赛是关系到小组赛出线的生死之战。如果洪都拉斯队再在客场取胜,萨尔瓦多队将被淘汰,如果萨尔瓦多队在主场击败洪都拉斯队,那么洪都拉斯队将被淘汰。
在复赛前三天,萨尔瓦多三百万人口中的一百万球迷,开始了爱国行动,要求以萨尔瓦多人特有的激情,支持自己的国家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球迷们过激的口号带有明显的政治煽动性。萨尔瓦多当局对此置若罔闻,要求他们不闹出“大事”即可。政府的默认,则助长了球迷的嚣张气焰。
6月14日,即洪都拉斯球队到达的第二天早晨,在领队的带领下,洪都拉斯队晨跑训练,结果被萨尔瓦多的球迷发现。萨尔瓦多球迷对洪都拉斯队进行了谩骂和人身攻击。双方发生了口角。随即,萨尔瓦多数百名球迷闻讯赶来,将洪都拉斯队团团围住。一场暴力事件,一触即发。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萨尔瓦多警察赶到,驱散了聚众闹事者,把洪都拉斯队解救出来,护送到下榻的宾馆。
中午,萨尔瓦多百万球迷涌上街头,开始了更为狂热的游行。当游行到首都宾馆时,愤怒的球迷甚至高喊:“冲进去,将可恨的洪都拉斯队打残废。”球迷们潮水般地涌入首都宾馆。
身处险境的洪都拉斯队向大使馆紧急求援。大使馆又立即通过洪都拉斯政府;洪都拉斯政府又立即照会萨尔瓦多驻洪使馆,要求萨政府立即制止这一严重事态的继续发展,否则,洪都拉斯将派突击队去萨尔瓦多拯救自己被围困的球员。态度强硬坚决,没有一点点回旋余地。可萨尔瓦多政府回复说,根本没有“围困球员事件”,他们已派半数警察保护洪都拉斯队员,如果洪都拉斯政府坚决派“突击队”“拯救”自己的球员,只能使“没有事态”的事实转化为“有事态”的事实。
洪都拉斯对萨尔瓦多的回答十分不满。武装部队司令奥斯瓦尔多·洛佩斯·阿雷利亚诺亲自下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萨尔瓦多政府听到这一消息,不敢懈怠,国际部长菲德尔·托雷斯命令全军:
“严阵以待,随时迎接入侵之敌!”
两国间局势已处于失控的边缘,战争一触即发。
萨尔瓦多首都有一个能容纳近7万人的“白色花朵”体育场。15日一大早,就有上百万球迷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疯狂的萨尔瓦多球迷唱着国歌,挥舞着“踢死洪都拉斯足球队”的横幅。相比之下,洪都拉斯球迷区冷冷清清。一是球迷少,二是在东道主球迷的威胁下,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是打着“为荣誉而战,为清白而战”的横幅。
下午4时,比赛在萨尔瓦多球迷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中开始。萨尔瓦多队复仇心切,一开始便发动猛烈的进攻,而洪都拉斯队严密防守,顶住了萨尔瓦多队强大的进攻。
第40分钟,萨尔瓦多队在前场获得一次任意球。皮球打中门梁反弹出禁区,被快速补上的队员轻轻一拨,球滚入网窝。
萨尔瓦多队以1:0领先。球迷们的鼓掌声、唱歌声、加油声几乎掀翻了整个体育场……
又过了4分钟,洪都拉斯队员抓住一次反击的机会,快速扯动,将球飞快地传到前锋8号脚下,前锋晃过只有一名后卫的萨尔瓦多队后卫,单刀赴会,直捣黄龙。萨尔瓦多队门将慌了神,来个弃门救主。但为时已晚,洪都拉斯队前锋躲过倒地横铲的门将,把球打入空门。
洪都拉斯队员喜极而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看台上势孤力单的洪都拉斯球迷,也禁不住站起来,忘情地挥舞着“为荣誉而战,为清白而战”的横幅。
中场休息时,萨尔瓦多球迷耍起流氓腔,向洪都拉斯球迷区掷抛瓶子、包袋盒、臭鞋子等脏物,弱小的洪都拉斯球迷不甘示弱,以寡敌众,进行反击。球迷骚乱再度发生,大有上升的趋势。布置在场内的警方,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控制了看台上骚乱的局势。可双方球迷敌对情绪没有消失。
下半场开战,萨尔瓦多队在疯狂球迷的呐喊声中,开展猛烈的进攻,而洪都拉斯队沉着应战,踢得很有章法。
耐不住纠缠的萨尔瓦多队急红了眼,对死拼明抢的洪都拉斯队大打出手,叫骂声、喊打声响彻天空,比赛一度中断。
恢复比赛后,洪都拉斯队利用一次巧妙的反攻,皮球直飞对方禁区,对方后卫把球踢出底线,洪都拉斯队获得角球。球向球门飞去,洪都拉斯队鱼跃冲顶,飞入球门。萨尔瓦多球迷开始摔砸收音机,准备闹事,可是,萨尔瓦多队突然一记30米开外的大力抽射,皮球轰然进网,场上的比分为2:2平。
接着,萨尔瓦多队又发动潮水般的进攻,球再次攻入洪都拉斯队禁区,在一片混战中,球又第三次进入网窝。萨尔瓦多队以3:2淘汰了洪都拉斯队。但他们没有想到,赛场上“流泪”的洪都拉斯人回去后,却让定居在洪都拉斯的萨尔瓦多人吃足了苦头。
洪都拉斯队以2:3负于萨尔瓦多队,再度与世界杯无缘。洪都拉斯人失声痛哭,随之他们将悲伤与失落化作刻骨仇恨。疯狂的洪都拉斯球迷们失去了理智,找不到发泄的突破口,便疯狂地杀向定居在洪都拉斯的萨尔瓦多移民区。成千上万的球迷手拿铁棍、砖块,甚至凶器,见到萨尔瓦多人,上去就是一棍子。许多老人跪地求饶,但还是遭到一顿毒打,妇女被剥光衣服,孩子们嚎啕大哭,惨叫不绝于耳。令人震惊的是,洪都拉斯政府非但没有阻止这种法西斯的残暴行径,15日当晚,政府又驱逐两万名萨尔瓦多侨民,并宣布萨尔瓦多驻洪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
危机迫在眉睫。
洪都拉斯政府及其球迷的残暴行径,激起了萨尔瓦多政府的强烈不满。事态发展的第二天,萨尔瓦多国防部长菲德尔·托雷斯在《今天报》发表全民武装动员令:洪都拉斯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挑起事端,乱杀无辜,这是对萨尔瓦多政府尊严的公然践踏,萨尔瓦多政府决不会就此手软,让“敌人”阴谋得逞。动员令要求,全国人民要为“萨尔瓦多尊严与形象”而战。
嗣后,两国政府又调集大批军力,火速集结边境。
虽然两国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危机,但两国的球迷对政府不断施压,使谈判化为泡影,战争已到一触即发的边缘。
6月27日,洪、萨两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7月3日,双方军队在边境上首次发生武装冲突。武装冲突之后,洪都拉斯国内掀起强大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坚决打击萨尔瓦多的嚣张气焰,广大球迷趁机闹事,国内一片混乱。三十多万萨尔瓦多侨民整天提心吊胆,吓得足不出户,以防遭遇暴徒的突然袭击。
萨尔瓦多政府迫于议会的压力,也召开紧急会议,总统菲德尔·桑切斯·埃尔南德斯在广播演讲中说:洪都拉斯政府的挑衅行为令人失望,这不单单是一场有关球迷暴力冲突的事,而是借此机会,大力宣泄政府仇恨。
7月14日,萨尔瓦多政府指责洪都拉斯屠杀其境内的萨尔瓦多侨民,向洪都拉斯发动强大的武装入侵,以“解救遭受迫害”的侨民。
大规模的战争终于爆发了,双方出动了飞机、大炮、坦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这场全世界震惊的“足球战争”造成严重的后果,双方死亡人数达3000人,耗资及损失共达5000万美元;另外,由于两国武装冲突,迫使中美洲共同市场瘫痪。使中美洲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与洪都拉斯的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后来,在美国及美洲国家组织的干预与调解下,7月21日,双方停战。这就是史学家们称之为的“足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