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子承父业的星二代 是靠父辈还是自己?





他们因为父亲是演员,最终也走进了这一让人爱,也让人“恨”的行业,是靠父辈“发光”还是自身拼搏而“闪亮”?
新晋男星杜淳挑大梁主演的谍战剧《虎胆雄心》正在央视8套热播,该剧开播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杜淳成功出演江波奠定了其在演艺圈的地位,其父杜志国主演的反映我国海军成长历程的大戏《沧海》也即将登陆央视。父子二人前后抢滩央视黄金档,再度让人关注起内地演艺圈的“子承父业”现象。昨日记者采访后发现,同样是“父子兵上阵”,其背后的故事却是各有不同。
杜志国&杜淳
父亲:“年轻时面对鲜花和掌声更需要冷静”
儿子:“老爸让我自由发挥”
在主演《51号兵站》之前,杜淳还是个演艺圈的生面孔,被介绍时都被冠以“著名演员杜志国的儿子”。当出演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以及正在央视热播的《虎胆雄心》后,杜淳的知名度如日中天。昨日与记者聊起父子话题,杜淳言语谨慎:“其实我每年都会和我爸在同一个剧组工作几次,我也习惯了和他演对手戏,即使在《走西口》演死对头,我们也能表现得挺专业。”杜淳透露,也许是出于一种爱护,如果由他参与的戏找到父亲加盟演出,父亲从来都没有二话:“父亲特别好的一点是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他从来没把自己的表演方式强加于我,让我尽量自由发挥,这恰恰对我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随着杜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身为父亲的杜志国满是疼爱却又不乏清醒。在剧组时看到忙忙碌碌的杜淳,他会忍不住感慨一番:“他小时候啊……”每当儿子在表演上和生活中遇到困惑,他会适时提醒,“毕竟他还年轻,过早地接受鲜花和掌声更需要冷静。”
李诚儒&李大海
父亲:“就是为了拉儿子一把”
儿子:“尽心完成爸爸的期望”
前段时间在北京台首播的老舍名著《龙须沟》,是李诚儒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他儿子李大海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叫孙新,谈及父子合作,李诚儒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私心,“在最早创作的时候,我们就特别为他编排了一个角色,也算是量身定做吧,我主要是想拉他一把。”在《龙须沟》之前,李诚儒也把儿子推荐给了《少年棋王》剧组,为此不惜屈尊在剧中跑个大龙套,只为了给儿子换取一个当主角的机会。虽然酷爱音乐的李大海对演艺圈兴趣不大,但从实际的角度考虑,李大海还是放弃了最爱的音乐事业投入很多精力演戏,“成与不成无所谓,只要我尽心了,就算对得起我爸的期望了。”
张国立&张默
父亲:“儿子长大了应该面对一切”
儿子:“别再用‘张国立的儿子’称呼我”
作为张国立的儿子,张默的演艺圈之路可说有苦有甜。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声名,可能当年的打人事件就不会引起轩然大波后从中戏退学。可是正因为父亲在演艺圈的人脉,也让张默能陆续接拍大戏并担纲重要角色。前段时间张国立敞开心扉谈儿子与媒体的对立:“我就告诉他,你长大了,社会在进步,你应该放开自己的心去面对一切。”同时张国立也恳请舆论对张默宽松一点:“我作为他爸爸也不方便站出来为他遮风挡雨,我只能希望记者不要老在老问题上纠缠,给他机会往前走。”
张默刚刚加盟姜文的新戏《让子弹飞》,虽然被质疑因为姜文和张国立私交不错,但剧组方面马上出面否认,并表示姜文最终选择张默是看中他亦正亦邪的气质。张默也非常希望尽快用自己的表演来向外界证明自身的实力,那样再说“别再叫我张国立的儿子,别再问我打人事件”的话时,腰板也会更直。
李保田&李彧
父亲:“一看他表演就想训他”
儿子:“老爸帮儿子一把是好事”
这些年为了给儿子荐戏,李保田曾被《钦差大臣》投资方“揭老底”,“李保田答应出演《钦差大臣》,要求给儿子主要角色,而且他的儿子片酬要得很高。给剧组造成很大负担。”李保田对媒体却一直避谈儿子,曾有记者采访他转达外界对李彧在电影《十全九美》中的表现获得颇多好评时,李保田非常谨慎地表示,自己没看过电影不好评价。李保田曾公开说,一直不愿和儿子一起演戏:“因为一看他表演,我就想训他。”李彧自己则并不回避:“原来我也怕外面说我靠我爸接戏,但后来想通了,这也没啥,有本事的演员能帮自己的孩子一把,让子女少走一些弯路,这是好事。”尽管如此,李彧表示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