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地质学家在福建仙游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继一个多月前在福建省屏南县白水洋发现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后,最近,福州大学施满堂、俞建长、陈文彬、汤德平、林辉5位教授经实地考察后提出九鲤湖也是一个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一步证实了福建省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有过第四纪古冰川活动。
九鲤湖位于仙游县东北隅约25公里的万山之巅,面积29平方公里。2003年,仙游县科技人员刘文祥等人在九鲤湖考察时认为在花岗岩岩面上的大量岩洞是冰川活动的遗迹,并向福建省版权局投稿。今年10月间,福大地质专家在屏南县白水洋发现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消息见报后,刘文祥等再次萌生探究九鲤湖地质成因的念头,特地邀请福大地质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由施满堂、俞建长、陈文彬等组成的地质专家组发现,九鲤湖也是一个冰川U形谷。谷中有的地段非常平坦,在宽度50多米的平底谷中没有较深的溪流穿过,排除了由河流侵蚀、冲刷导致的成因,在两壁和溪床中也看不到任何断层迹象。在冰川U型谷中,他们还发现了由特大的冰坎形成的“百米飞瀑”景观,前后还有几个规模较小的冰坎。“冰坎”也称“冰阶”,在各地古今冰川的槽底中大量存在,是古冰川活动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岩面上他们还发现了大量冰川擦沟,长自几十厘米至一米有余,宽自几厘米至几十厘米,有椭圆形的,也有弯曲的,有的擦沟中还存在由几次冰碛物斜冲形成的小擦沟,而且擦沟内部存在大量擦痕,这是流水或其他任何外动力都无法形成的地质现象。
九鲤湖大大小小的岩洞特别多,约48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00多个岩洞。为了揭开这些洞中之洞的真相,专家通过相关地形地貌的考察和对比,排除了由地表急流水作用形成的“壶穴”。在岩面上,他们发现了大量北西—南东向的冰川擦痕,这些擦痕明显延伸到岩洞的壁上。他们还在九鲤湖找到了冰石堆积、羊背石等古冰川遗迹,这些证据充分证实了洞穴是由古冰川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