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四面共辟有10座城门
周长17.5公里!! 渤海是中国唐代在东北地区以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上京龙泉府即其都城。上京城的建制和规模完全仿照唐都长安城,分为内城、外城和宫城三部分。全城平面呈长方形,外城周长为17.5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发现,为人们了解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及其与唐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内城在外城的北部正中,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宫殿区在宫城的中央
故国遗址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和兴隆寺。 座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它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渤海国是盛唐之时以革革族
唐代东北地区地方政权都城遗址,位于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宁安市。
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朝时册封国渤海国的都城 渤海国始建于公元698年到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先后存世229年。如同唐朝是中华民族的辉煌一样,渤海国也是黑土地上最辉煌的地方政权,展现了黑龙江先人的勤劳
现存有五处宫殿基址。
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仿古长安而营建。史书上称为"忽汗王城",五京之首,由内城、外城和皇城(紫禁城)三部分组成。城外北垣长十一华里,南坦十华里,东西各长十四华里,周长为三十五华里
发掘年代:1933年 (公元75O年~公元926年) 唐代东北地区地方政权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 发掘年代:1933年 为人们了解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