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郑板桥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郑板桥 雾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早在嘉祐二年(1057),苏轼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在琼林宴上与同科进士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单锡,武进县的胡完夫倾心畅谈,遂结成莫逆之交,并相约卜居阳羡。这可以说是苏轼与常州之缘的源头。继初次相约居常到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有一首好象是岑参的,名字我忘了。 故乡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我觉得挺不错的,与《静夜思》相比是另一种感觉。 还有好多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近乡情更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菁菁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秋风
全在里面了! 骆宾王(约626~?) 中国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早年才华横溢而贫困落拓。入仕初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由长安
描写荷花的古诗文 1、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江南民歌《茉莉花》的传唱以及茉莉花茶的普及,使得“茉莉花”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将茉莉花与“吴侬软语”及江南女子联系在一起,以为江南就是茉莉花的故乡。但实际上茉莉花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