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早的建筑是?
雍布拉康
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坐落在泽当镇东南不远的雅隆河谷的扎西次日上,泽当镇距拉萨约140公里。这座无任何豪华可言的宫殿名为雍布拉康。"雍布"在藏语中是母鹿,就是指扎西次日山形像一只静卧的母鹿,"拉"是后腿,"康"是宫殿,合在一起,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后腿上的宫殿"的意思。
雍布拉康所在的扎西次日山并不高大。但雍布拉康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却往往是很高大、险峻和气势不凡,这可能是由于四周都是旷野和田垄,整个建筑高耸于山巅,形似碉堡,十分显眼。
雍布拉康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最早的建筑。相传雍布拉康是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位王--聂赤赞普修建的。公元前237年的一天,雅隆河谷的牧人在赞唐廓西发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聪慧青年,他的言语举止与本地土著人不同,放牧的人们回聚居地请示如何处置这位男青年。长者派出12个颇为聪明的苯教教徒上山,盘问男青年从哪里来。男青年用手指了指天,长者及教徒们以为这青年人是从天上来的,是"天神之子",格外高兴。12人中为首的便伸长脖子,给这位"天神之子"当轿骑,前呼后拥地把他抬回部落,并把他神化,一致拥立他为部落首领。人们尊称他为"聂赤赞普"。藏语中,"聂"是脖子,"赤"是宝座,"赞普"是英武之王。因为他是被牧人驮于颈上请回的,故称"用脖子当宝座的英杰"。雍布拉康就是人们为聂赤赞普修建的王宫。从此开始,人们就把藏王称为赞普。聂赤赞普是吐蕃部落的第一个首领,从他开始到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吐蕃王朝建立,一共传了32代。现在宫殿二层墙壁的壁画上还绘有这段传奇故事。这座宫殿也成为历代吐蕃赞普的王宫,直到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将王都迁往拉萨。
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规模较小,耸峙山头,面西而立,前部为一幢三层楼房,后部是一座碉堡形式的高层建筑。最初的雍布拉康只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宫殿,后由五世达赖喇嘛扩建,才逐步成为一座佛教寺庙。现除部分僧房外,还有一间专供历世达赖喇嘛来此礼拜时居住的卧室。
雍布拉康因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夏季常来此度假而闻名遐迩,是游人争相一睹的旅游胜地。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到西藏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是在雍布拉康度过的。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雍布拉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佛殿。第一层是古代藏王殿,中间是一尊佛像,佛像的左边是藏王聂赤赞普,右边是藏王松赞干布。沿左墙排列依次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大臣桑布扎、藏王赤松德赞、藏王托托念赞。沿右墙排列的是藏王赤热巴巾、乌宋、松赞干布的另一大臣禄东赞。上楼是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经堂,主供佛是观音和释迦牟尼。观音像是雍布拉康的古老之物,据说与布达拉宫帕巴拉康的主供观音是同时代的。四周墙上绘着精美的壁画,讲述着西藏的早期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左边那幅关于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故事。
扎西次日藏语意为"吉祥之山",此山东北方向约400余米的地方有一名为"噶尔泉"的泉水,四季长流不息,传说是松赞干布的重臣噶尔东赞首先发掘出来的。这眼泉水常年长流不竭,据说能治百病,许多到雍布拉康朝圣的藏族老乡下山后都会在这眼泉水边洗漱一番,或是喝上几口。
雍布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