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汽车出口吗
有啊,比如"解放"
当然有,只不过都是出口非洲等不发达国家
中国工厂已经用玩具、纺织品和家用电器填满世界各地的商店,现在开始进入西方的汽车市场。预计中国明年将生产640万辆汽车和卡车,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的汽车制造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且具有世界第一的具大潜力。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却载文指出,目前的中国汽车制造仍是年轻且幼稚的,因此在进军国际市场进程中出现了不少烦恼。
首先是知识产权纠纷。最近,通用汽车称它与奇瑞解决了一场知识产权纠纷。通用指控奇瑞抄袭了其Spark车的设计,而且奇瑞的英文名称Chery听起来太像Chevy——“雪佛兰”品牌的昵称。9月份,奇瑞同意不以Chery品牌在美国销售其汽车。
再就是产业方面的实力。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的顾问介绍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雇用外国的设计和工程咨询公司,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
还有发展速度的问题。中央政府提供税收优惠,鼓励中国公司走向海外。中国汽车制造商急于出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国内卖得不够快。汽车厂商(包括外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生产的汽车比卖出的多,而且它们还在积极增设工厂、扩大生产能力。
自动化程度也是一大难关。例如:本田是惟一把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出口到西方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今年夏天以来,本田已经把在广州生产的3500多辆Jazz微型汽车出口到德国。但是本田公司说,在中国生产Jazz的成本并不比在日本低。在广州工厂,有40%的部件要从日本购买。
尽管如此,没有什么人敢对中国人掉以轻心。克莱斯勒公司的发言人戴维埃尔斯霍夫说:“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大概花了20年时间才真正在美国立足,韩国人花了10年。我们有把握认为,中国人可能只需要不到5年时间。”
本田公司认为:一旦中国的供应链得到改善,本田等汽车制造商产量增加,那么工资和原材料成本与日本产值的差别,会使本田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价格具有无法战胜的优势。今后中国汽车的优势正在于此。
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正因为退休金的开支越来越高和劳动力老龄化等原因,为不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而努力挣扎。通用、福特和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等公司平均每小时要给每个工人支付的薪水(包括医疗福利)大约比日本汽车公司给美国生产工人支付的薪水高1/3,约是江铃这样的中国工厂的50倍。所以,中国汽车会在2010年开始立足于美国市场。
参考资料:www.sinocars.com/sinocarnews/docnews/448000/2005/12/n134197.shtml
吉奥成功出口欧洲市场吹响了自主品牌出口欧洲的第一声号角,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2005年6月22日,吉奥汽车公司与欧洲客商签订汽车出口合同,出口161台SUV出口到欧洲,此举填补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欧洲的空白。
据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成为整车出口的主力军,出口地主要是中东、中南美洲、非洲(以北非为主)及东南亚等地。由于欧洲市场竞争激烈且对环保等各项标要求严格,因此国内汽车厂家出口欧洲市场的产品极少。
吉奥汽车以其过硬的品质、完善的性能和时尚的外观在赢得了国内市场肯定的同时,也吸引了国外客户的关注,今年上半年已陆续出口中东、美洲、非洲、前苏联等地区,但吉奥公司认为要真正将汽车出口这项工作做好,必须打开欧洲市场,进军欧洲对吉奥汽车的制造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http://www.meetb2b.com/new_view.asp?id=5439
有,中国大多数汽车企业都做外贸.
其中最有名的是解放牌.主要是军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