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鲍狄埃?
欧仁鲍狄埃(1816-1887)出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他在艰难的环境里刻苦自学,从他所能够找到的书籍中吸取
知识的营养。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诗,在他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年仅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从此,他开始用诗作为武器,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并于1870年加入了第一国际,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月28日,公社成立了。鲍狄埃先后担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社委员。他在担任公社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时,被人们称誉为“最热情的公社委员之一”。
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在群众的掩护下,躲进了蒙马特尔我人基特家的阁楼,幸免于难。在这悲痛的日子里,他的心情无法平静,5月30日,他用战斗的笔,写了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国际》,正式宣告向敌人“开火”。
1887年,他在贫困中与世长辞,巴黎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彼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谱写了曲子。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1890年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为了便于传唱,翻译这首歌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柯茨只选择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三段,1923年瞿秋白将它从俄文翻译成了中文,因此我国所唱的《国际歌》也只有三段。
如今,《国际歌》早已响遍全球,它将永远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奋勇前进。
生平
鲍狄埃,法国诗人、政治活动家。1816年10月4日生于木工家庭,12岁起劳动为生,开始歌谣习作。1830年七月革命中吟成处女作《自由万岁》。七月王朝时期从事过木工、印花布图案画师等多种职业,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写了《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复活节蛋》等诗歌,要求平等,号召斗争。曾参加1848年二月革命,很快就认清二月共和国的反动本质,在《该拆毁的老房子》中把它比作等级森严的住宅,发出“是拆毁它的时候了”的呼吁,并投身于六月起义。第二帝国时期的进步活动,以诗歌抨击帝国政府;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第二帝国垮台后,他在《1870年10月31日》一诗中提出“快成立红色的公社”的口号。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任公社委员和公社的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为保卫公社战斗到5月“流血周”最后一天。同年6月,他创作“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加以艺术概括;7月被迫出逃,先后在英国、美国流亡近10年;1880年大赦后回国,参加了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流亡期间和回国后,在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的同时,以纪念公社、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反映无产阶级的苦难和斗争为中心题材,创作《白色恐怖》、《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巴黎公社》等大量革命诗篇。生前还发表了《少年诗神》(1831)、《社会经济诗和社会主义革命歌集》(1884)、《革命歌集》等多种诗集。列宁称鲍狄埃是“一位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1887年逝世。
参考资料:http://www.sx228.com/news0001/200510/***********_8092.htm
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 - 1887年11月6日)是法国的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很早就作了童工。曾参加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当选为公社委员。和公社战士一起在街垒浴血战斗,5月公社失败后,他躲藏在工人家的阁楼中写了《国际歌》的歌词。之后一直流亡国外。1880年大赦后才回国,参加法国工人党,1887年出版了《革命歌集》,其中包括这首歌,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其时他已经患了重病,当年在贫困中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