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 马瑞芳 是谁?
马瑞芳,女,山东青州人,回族。1942年农历3月30日出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5年制),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党委宣传部工作,曾先后借调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天津市卫生局做文字工作,1972年调淄博日报任文教编辑。1978年调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师,1978年任讲师,1986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换届时再次当选;199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换届再次当选。1995年增补为山东省政协常委,1998年换届再次当选。2003年当选“山东大学十大女杰”,2003年当选山东省人大常委。
马瑞芳的学术活动表现在古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创作两方面。
马瑞芳是省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发表古代文学论文百余篇,专著代表作:《蒲松龄评传》,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云龙出版社出版繁体字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聊斋志异创作论》,1990年山东大学 出版社出版,获山东省优秀图书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获山东省委宣传部刘勰文艺奖;《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马瑞芳讲聊斋》,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该书是马瑞芳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聊斋系列讲座“说聊斋六讲”《‘苦行僧’蒲松龄》、《神鬼狐妖的魅力》、《刺贪刺虐话聊斋》、《人鬼情未了》、《聊斋女性(上)》、《聊斋女性(下)》以及“新说聊斋八讲”(《聊斋狐狸精》等)的增补文本。
马瑞芳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并在大会报告论文,如:1992年扬州国际红学会《从聊斋到红楼》,1993年香山中国古代小说国际讨论会《三国水浒女性意识的空前失落》,2002年南京明清文学和性别国际讨论会《蒲松龄的男权话语和情爱乌托帮》等。
马瑞芳的文学创作代表作结集的主要有:
散文集《学海见闻录》,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出版;散文集《假如我很有钱》,1996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散文集《野狐禅》,1996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女人和嫉妒》,200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漏泄春光有柳条》,2004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2000年收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个人“新儒林长篇系列”丛书,中央台著名导演王扶林执导为17集电视连续剧;长篇小说《天眼》,1996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北京长篇小说精品丛书”;长篇小说《感受四季》,199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马瑞芳获得的主要文学奖有:首届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85”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煎饼花儿》);全国纪实散文奖(《学海见闻录》);全国电视“星光奖”(《琴弦上的追求》);4次散文月刊全国评奖(《煎饼花儿》、《面对外国青年的眼睛》、《聊斋梦》、《唐柏•刺枣•红灯笼》);全国十佳长篇小说(《天眼》);山东省文学创作奖(《祖父》);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感受四季》)等。
马瑞芳的创作被评论界称为“教授文学”。作品收入初中、高中、大学全国教材,如散文《等》收入国家教育部“对外汉语系列教材”《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三年级上)。陈荒煤、李希凡、张炯、谢永旺、盛英、佘树森等专家发表过数十篇马瑞芳作品的评论。陈荒煤称《蓝眼睛黑眼睛》是“当代新儒林外史”,“发扬了《红楼梦》的优秀传统”。《山东文学通史》第十六章《新时期散文的缤纷景观•第二节 马瑞芳的散文》,第十八章《社会大变革时间的山东小说•第一节•马瑞芳的小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对马瑞芳的文学活动从散文、小说两方面进行讲述,《中华文学通史》对马瑞芳的小说志节讲述。2002年德国举行亚洲文学研讨会,柏林大学著名汉学家爱娃•穆勒教授报告了《马瑞芳和她的中国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