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是怎么回事?
结石:尿路结石又依沉积部位,分为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结石是各种矿物质盐类的结晶,因此患有结石的人,营养上的调整在整个治疗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尿路结石的预防及饮食修正,应摄取足够的水分,每日3000~4000毫升,以降低尿液中,某些矿物质盐及氨基酸的浓度,1.且每天的排除尿量,必须维持在2500毫升以上。2.避免摄食过量,尤其是肉类蛋白质。3.摄取充分的蔬菜、水果。4.增加活动量,若工作、生活上不许可,可多利用跳绳运动。5.借着摄取某些食物,改变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而减少结石形成的条件。改变尿液中的酸碱度,以增加盐类的溶解。6.长期放置导尿管的人,需多摄取维生素C,使尿液呈酸性。7.补充维生素A可增进——泌尿系统上皮组织健康。8.除非是某种营养素需特别受到限制,否则每日的营养素摄取量必须符合每日营养素建议量,即以均衡饮食为基础。
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少数原发于尿道内的结石则常继发于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
肾及输尿管结石
肾脏是大多数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发部位,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多由肾脏移行而来,肾和输尿管结石单侧为多,双侧同时发生者约占10%。
肝内胆管结石
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国外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低,一组2,700例胆系手术中仅占1.3%,且大多数为继发于胆囊的胆总管结石经上行移居在肝仙胆管而形成。但在国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我国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蛔虫所致胆道感染有关,亦可能与饮食中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有关。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叶胆管各分支内,亦可局限于一处,一般以左肝外叶或右肝后叶最为多见,可能与该处胆管弯度较大和胆汁引流不畅等有关。中山医院一组92例肝内胆管结石中,单纯左肝管结石占31.3%。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大多数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其性质以胆色素钙结石为主。肝内胆管结石多数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多在膀胱内形成,少数自上尿路移行而来。膀胱结石有地区性,多见于10岁以下的男孩,似与营养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已有减少趋势。老年人膀胱结石常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并发症。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胆管结石多数属于这一类。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结石通过扩大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形成的结石。结石的形状和性质多与胆囊内的结石相同。多数呈多面形的胆固醇混合结石。由于继发胆道感染,结石的外层带有胆红素钙沉着。
参考资料:http://sick.health.163.com/search.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