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级是不行了吗?
该级舰机库为伸缩型。箔条发射装置安装在其前桅的两侧及后部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两侧。SS-N-22的远程型舰对舰导弹已经安装在956A型舰上.其导弹发射管稍稍加长,此外,舰对空导弹系统已改进为SA-N-17;电子战设备也作了一些改进。
该级舰是专用于水面作战的舰艇,是“无畏”级反潜驱逐舰的补充。
满载排水量:7940t。
标准排水量:6600t。
舰总长:156m。
舰宽:17.3m。
吃水:6.5m。
航速:32kn。
续航力:2400n mile/32kn,6500n mile/20kn,14000n mile/14kn。
人员编制:296人(其中25名军官)+60名预备。
说起“现代”级驱逐舰,不能不先提到它所装备的“日炙”反舰导弹。对于现代中型水面舰艇来说,反舰导弹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甚至可以说,反舰导弹的性能和数量代表了中型舰艇的水面作战能力。
“日炙”反舰导弹俄军编号为3M80,俗称“蚊子”,音译为马斯基特。按照北约的编号方式,西方国家称其为SS—N—22“日炙”,早期也有人译为“太阳火”。该导弹由俄罗斯彩虹工程设计局研制。
在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面临的最大威胁是采自空中的导弹和飞机,能否组织有效的对空防御,直接关系到水面舰艇的生存。60年代末,美国海军花费了10年时间,投入巨额资金,研制了以大型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防空导弹为核心的“宙斯盾”系统。这种舰载防空系统可以同时监视上百个空中目标,并能够同时拦截多方向、多批次的空中“饱和攻击”,被视为当代技术水平最高的舰载防空系统。目前,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艇只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和日本的“金刚”级驱逐舰,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上述战舰被国际统称为“宙斯盾”型战舰。作为东亚海军仅有的“宙斯盾”战舰,“金刚”级无疑具有东亚最强的防空作战能力。
和“金刚”级相比,“现代”级驱逐舰没有大型相控阵雷达,也没有采用垂直发射导弹系统,因此,在总体技术水平上显得略逊一筹。“现代”级上的9M38(西方编号SA—N—7)型防空导弹有效射程只有25公里,没有类似“金刚”级那样的区域防空能力,只能为本舰或小型舰艇编队提供对空掩护。然而,“现代”级的防空火力密度,特别是对超低空掠海飞行目标的拦截能力,却并不逊于“宙斯盾”战舰。
9M38型舰空导弹是前苏联80年代研制的全天候多通道舰空导弹系统,末端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概率为O。43—0。86,对飞机为0。8—0。96,可以同时拦截来自不同方向的2—12个目标,系统反应时间16—19秒,发射1枚导弹仅需3一12秒。这种导弹对1000米以上高度的飞机,有效射程为3.5—25公里,对2倍音速以下的反舰导弹射程为3。5—12公里。由于采用了弧形弹道,9M38可以有效消除海面杂波影响,具备很强的反掠海导弹能力。“现代”级装备有2座单臂导弹发射架,备弹48枚,配有6部末端制导雷达,按照9M38导弹的发射速度和制导雷达数量计算,可以同时拦截6个来袭目标,这样的火力密度足以与“宙斯盾”系统一比高下,而在超低空拦截性能方面,9M38甚至超过了“宙斯盾”系统使用的“标准”导弹。后期建造的“现代”级改装了更为先进的SA—N—17防空导弹,射程增至38公里,增加了指令修正制导方式,反导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除此之外,“现代”级还装备有4座AK一630型6管30毫米舰炮,与“金刚”级装备的美制“密集阵”舰炮相比,装舰数量为4:2,单炮射速为5000发/分:3000发/分,同时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现代”级驱逐舰还装备有8座10管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和4个新型电子侦察干扰设备,在装舰数量上居于东亚战舰之首,即使按照传统的看法,认为俄罗斯电子战装备性能稍逊于西方国家,但数量上的优势已足以弥补。
比较现代水面舰艇的3大作战能力,在水面作战能力上,“现代”级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金刚”级、“佩里”级、“拉斐特”级大体相近;对空作战能力,“金刚”级名列榜首,“现代”级次之,但在反导防御方面大体相当,“佩里”级再次,“拉斐特”最差。能让“佩里”级和“拉斐特”级稍微挽回颜面的是反潜作战。由于装备有更完善的搜潜声纳系统,且直升机装舰数量较大,“佩里”级和“拉斐特”级反潜能力的得分要高于“现代”级和“金刚”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过程中设想的作战环境不同。
“现代”级驱逐舰是典型的制海型战舰,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它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击敌人的大中型水面舰艇。由于前苏联海军缺乏类似西方海军那样的大型航母,水面攻击任务必须由舰载导弹完成,于是前苏联海军将主要的技术力量投入到了反舰导弹的优化设计上。
据西方海军专家称,“现代”级的“日炙”导弹系统主要是针对“宙斯盾”战舰配备的,即使在“宙斯盾”战舰取得早期预警情报的情况下,8枚“日炙”导弹齐射也足以突防,取得命中1—2枚的战果。“日炙”导弹配用的是300公斤常规战斗部,只需1枚便足以重创8000吨的“宙斯盾”战舰。有报道称,“日炙”导弹还可以使用低当量核战斗部,用于攻击排水量数万吨的大型航母。按此推算,对付防空能力较弱的“佩里”级和“拉斐特”级,只需2—4枚齐射,便足以保证击沉。
没有大型航母,缺乏舰载预警机的情报保障,在海上作战中,信息情报方面经常会处于劣势,执行对海攻击任务的水面舰艇必须首先抗住敌方的攻击。“现代”级防空系统的设计正是以这样的恶劣情况作为出发点09M38导弹拦截掠海导弹的射程为3。5—12公里,西方海军装备的亚音速导弹通过这一拦截区需要30秒左右的时间,按照平均5秒1枚的射速,“现代”级上的2座发射架可以发射12枚导弹,拦截西方海军反舰导弹惯用的4枚齐射方式,至少有85%以上的成功概率。再加上小口径舰炮的末端拦截和电子战系统的干扰作用,基本上可保无虞。即使对付8枚齐射而来的“鱼叉”导弹,也可以保证70一80%的拦截概率。
作为制海舰,“现代”级在多种作战用途的设计上也堪称楷模。2座双管130毫米舰炮,射程近30公里,每分钟可以倾泻上百发炮弹,堪称对岸火力支援的利器。甲板上设置的布雷导轨还可以保证“现代”级执行对岸水雷封锁的任务。在反潜作战能力方面,“现代”级装备的武器众多,反潜鱼雷、反潜火箭深弹、舰载直升机一应俱全。特别是对付一般的常规潜艇,用于自卫不成问题。
在西方海军装备序列中,航母是水面作战的核心,配用空舰导弹的舰载机才是真正的攻击武器,射程相对较近的舰载导弹不过是用于自卫的作战武器。因此,西方海军的中型水面舰艇几乎全部都是防空型和反潜型,主要用于为航母编队提供对空和对潜防御。无论是“金刚”级还是“佩里”级、“拉斐特”级,都是这种设计思想的产物。与最初设计的设想不同,东亚海军并没有类似欧美海军的大型航母,作为海军战舰中最大的驱护舰不可避免成为了制海作战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用于自卫,尽量设计得小巧、经济的反舰导弹,自然不敌不惜工本的“日炙”导弹。同时,没有航母,失去了舰载机的空中保护伞后,本舰的对空防御也就显得十分单薄了。正是这种作战环境的差别,使得在技术上并不落后的“佩里”级、“拉斐特”级一下子变得不堪一击;即使是技术上更为先进的“金刚”级,和“现代”级比较起来,也相形见拙了。
参考资料
http://bbs.cqzg.cn/archiver/?tid-31991.html
是有点老了,毕竟70年代的武器嘛.但至少中国还能用,虽然老,但舰上有些技术中国还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