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心情无比激动。他想虽然自己不是画家,也不是设计师,设计的图案也未必会选中,但“我爱中国,我爱共产党!”怀着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他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构思设计中去。
为了把握好国旗的设计格局,曾联松学习了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著作,然后按照征稿启事的要求,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构思、设计、制作,终于选择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红地五星旗。
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也象征中华民族是黄色人种。在图案设计上,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4颗小星代表各阶层人民(时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小星各有一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似“众星之拱北辰”表示围挠着一个中心而团结。五星置于“旗面的左上方,则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似闪闪星辰,居高临下;金碧辉煌,云霞掩映;江天寥廊,山河壮丽。”使整个旗面显示出“紧凑美观,文彩斑斑。”
当时,全国征集到国旗图案3012幅。国旗图案审查组评选出38幅,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据记载,开始入选的图案,并没有曾联松这一幅。后来,经张治中将军和田汉的极力推荐,才作为第32号列入38幅备选图案里的。
9月25日,全体政协委员审阅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毛主席指着红地五星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毛主席的见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同时决定将原来大星中的镰刀斧头去掉,旗面显得更加简洁明快。
我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先生
1950年11月1日,参加观礼回来的曾联松收到一封标有“1137号文
件”的公函:
曾联松先生:
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
刊一册,人民币500万元,分别交邮局和人民银行寄上,作为酬谢你对
国家的贡献,并致深切的敬意!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
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你问的该是我国的国旗吧!
这个 可是历史的证据呀!
参考资料:http://www.gmw.cn/03pindao/renwu/2004-05/11/content_22515.htm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他叫曾联松,曾经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上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
曾联松原籍浙江瑞安,少年时代曾酷爱书画,写得一手好字。但他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贫穷落后的悲惨境况,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去攻读理工,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然而,他太天真了,此路也走不通。于是,他只好又发愤改读经济。
曾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