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赖传珠上将
上将赖传珠
(1910-1965)别名赖鹏英。江西省赣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第三十团、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第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副部长、代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8/19/aa***********_1406081901534.jpg
赖传珠,别名鹏英,赣县大埠人。生于清宣统二年。 6岁入私塾,后入新式小学读书。民国13年考入赣州赣南中学读书,15年9月,北伐军攻克赣州,革命形势高涨, 赖传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加入青年干社,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抗租抗息。16年四一二政变后,白色恐怖严重,时年17岁的赖传珠,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国民党发动“清党”,钱大钧率军来赣,大肆捕捉、通缉共产党人,赖传珠离校出走,转移到万安县。同年8月,潜回大埠,秘密恢复中共基层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担任中共白石支部书记,17年2月18日领导大埠农民举行暴动,取得胜利,在大埠成立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3月5日又参与于都暴动,围攻于都县城。未见,国民党调集大军镇压,赖传珠家产被掠劫一空,房屋被烧,父亲被害。母亲、伯、叔相继被捕,遭受酷刑致死。赖传珠经中共赣南特委介绍奔赴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跟随毛泽东先后经历了井冈山的战斗;开辟中央根据地的斗争和赣南、闽南的历次反“围剿”战斗。曾任团长,红军第十二师参谋长,红五军团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七师政委,红五军团总务处长,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红五军团十三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十五师师长、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红一军团一师政委,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军事部副部长兼政治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赖传珠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成立新四军的决定,民国26年12月由延安到武汉、南昌等地,协助叶挺、项英为筹建和整编新四军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任新四军参谋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和新四军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作为新四军主要将领之一,以其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刘少奇的领导下,协助陈毅、张云逸等新四军将领,指挥部队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在东临大海、西屏武当、南迄浙赣、北至陇海的广大区域内展开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进行英勇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为开创华中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赖传珠历任东北野战军一纵队政委,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政治委员,驰骋于东北战场、华北战场,参加了东北解放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夏、秋、冬季攻势;以及震惊中外的辽沈、平津战役,继而挥师南下,挺进中原,直捣华南。民国38年8月,指挥解放赣西南时,重返大埠故里,越月,率部进军“两广”。
解放后,1949年2月任十五兵团政治委员, 1950年11月调任军委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1959年10月,任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从1954年起,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赖传珠作战英勇顽强,危难关头,勇往直前,不怕流血牺牲,曾3次身负重伤。有一 次,率领红军领新兵连驻于长沙,晚上遭到敌人偷袭,排身先士卒,冲向敌阵。1935年红军向金沙江开进时,遭到国民党军薛岳、吴奇伟、周津元都堵截,妄图置红军于死地。 4月23日,薛岳纵队突然轻装出现于红军侧翼,给红军中央纵队造成严重威胁。当时赖任红五团政委,立即主动命令部队坚决挡住敌人,保卫中共中央和军委脱离险境,恶战至中午。为了使中央纵队更远离险境,在撤离信号点燃之后,他仍继续率领部队连续反击十倍于己之敌的猛攻,亲自与敌展开刺刀肉搏战。在胸部中弹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不下火线,直到黄昏完成掩护任务。
赖传珠器宇轩昂,声音洪亮,说话带赣州回音,擅于宣传鼓动。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每天不论战争多么激烈,行军怎么劳累,晚上躺在战壕之中或露宿于残垣古树立下,总要燃烧篝火,或点起油灯,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 1935年4月26日,他在战斗中负伤后,仍写下了“因伤太重,到达地点没记”,第二天他刚清醒些,又进行补记。从红军长征开始的第一天起,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解放海南岛,历经15年又6个月的战斗生活,逐日记载,无日间断。 所记60余万字,为今人研究中共党史、军史的珍贵资料。
1965年12月,赖传珠病逝于沈阳,终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