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培养公民意识从小做起
公民意识的提法在我国已有多年,它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增强我国公民意识,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辞海》对“公民”一词的解释是“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换言之,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拥有了自己的国籍,都是某一国的公民。中国的孩子们也不例外。从小就了解作为一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一个人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培养和增强国人的公民意识,无疑应从小公民开始。
由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小公民手册》一书正是基于此种目的而编撰的,它把读者对象定位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公民及其父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几位撰稿人清楚地认识到,公民意识作为人们对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并且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概念极为广泛,涉及的范围遍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民主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制观念是其主要内容。因此,该书以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为主线,截取了对青少年成长有影响的五个方面,包括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基本国情认识、传统道德观念和非智力因素等内容,力图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讲解,使青少年朋友们了解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使自己全面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到了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如何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情绪及情感、性格与气质、个性及个性倾向性等均有论及,从而为青少年朋友们提高自己的修养提供了具体而切合实际的指导。
该书体例新颖,采用了最新的适合于当今青少年阅读习惯的现代国际标准报告式文体,对每一段的知识点都解释得明确、透彻,同时综合并吸纳了当今青少年公民知识教育的最新知识和方法,体系科学而完备。这既有利于小公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小公民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是否拥有强烈的公民意识,既是衡量其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体现我国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可否认,树立和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而《小公民手册》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