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几点食用才最长寿?
晚餐热量所占一日三餐的比例,据实验以20%-25%为宜,再多则不妥。不论男女老少,晚餐的饮食应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如果晚餐丰盛,荤食为主,偶尔吃一顿可以,若每天如此,则害多利少。因为膳食不但包括营养平衡,而且也包括酸碱平衡。以清淡为主的晚餐,符合这两种平衡,而以荤食为主的晚餐,不但破坏了这两个平衡,而且晚上不去户外活动,即便不是立即睡觉,大多也是坐下来看电视或读书看报等。这样,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胃肠就难于消化,睡觉后肚腹也不会舒服。所以,晚餐不但要少吃,而且应宜素食为主。研究证明,晚餐以荤食为主者,比以素食为主者的血脂要高2-3倍。营养学家认为,晚餐一定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素食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食物吃得越少越好。因为素食可在人体内生成更多的血清素,有镇静安神作用,有利于睡眠,对睡觉质量不佳或失眠者,吃素餐尤为有益。还应注意晚餐不能过饱,如晚餐撮入热量多,可使体内脂肪过剩,血脂升高,影响大脑功能。
晚餐时间与入睡时间要掌握好,注意二者的时间间隔。最佳间隔时间应是吃完晚餐的4小时以后。因为这时吃到胃里的食物大都已被消化。如果间隔不足4小时就睡觉,人体新陈代谢开始变慢,血液循环和尿液形成与排泄也趋缓慢,尿液中的钙质与尿酸结合成尿酸钙,与草酸结合则为草酸钙,在体温之下可沉积于尿道的输尿管和膀胱,天长日久,越积越多,便可形成尿路结石。再说,晚餐后不久就睡,不但促使人体增肥,而且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种下了隐患。所以,晚餐不可吃得太晚,一般宜在晚6点以后、7点以前吃为最好。这样,在4小时以后睡觉,即到晚10点以后或11点左右,不早不晚正好。同时,应当强调,晚餐时间要固定,形成规律。据日本医学专家对30-40岁年龄组的人进行多年的晚餐饮食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因此,告诫人们晚餐要定时,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