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家最喜欢哪位公主?
文成公主,对文化、经济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文成公主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
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为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交流。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账房遗址,把她的足为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为。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以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欣然接受了唐朝的官爵封号,并致书司徒长孙无忌等人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者,当发兵赴国征讨。」同时,还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求置于唐太宗灵柩之前,表示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唐高宗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唐太宗的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文成公主
历史上对皇朝的公主介绍的很少,因为公主一般都是政治的牺牲品!最后都是一悲惨的结束一生的!唯有武则天的女儿 太平公主 特立独行感爱感恨,最求自己的幸福!虽然未能如愿但是敢如此作为的好像只有这一人矣!所以我很喜欢 太平公主
武则天!
太平公主吧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
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
从小,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
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然而,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
重复,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悲剧结局告终。太平公主虽不乏心
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
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这本历史小说除了把太平公主传奇性一生放在唐王朝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细致描
述,使其具有历史内涵外,还特别注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对一些有趣
的历史现象作出解释。比如盛传于史籍的武则天皇帝命百花在一夜之内开放的记载,完
全可能是一种神奇的戏法。因为唐代百戏十分流行,且技艺高超,精妙绝伦,其中许多
今已失传。小说中写到的“乌龟叠罗汉”、“掷绳上青天”、“神童贾昌驯鸡”等等,
都是见诸史书的。
本书在对太平公主丰富复杂的一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描写的同时,力求使其具有一
定历史含量和文化特色;但因为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是一本写距今千余年历史的小说,
虚构的成分是较重的,有的地方,只不过是借点历史的影子以演绎故事而已。
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