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食品的优劣?
绝招一
注意外包装上QS标志
很多市民对食品外包装上新添的蓝白相间的QS标志表示困惑,对此,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沙河口分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QS是“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这个标志是我国制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的一条,一些检验合格的食品必须加印(贴)这个标志才能出厂投入市场。
绝招二
“四看”辨别新、陈米
技监局沙河口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通过“四看”的方法辨别新、陈米。首先看大米的硬度,表面光滑、个头整齐均匀、硬度大的大米是优质米。相反,米粒瘦小、断粒多、手碾易碎的大米蛋白质含量低,灰粉多、手碾即成粉末的大米质量最差。二看“腹白”,“腹白”是指米粒的腹部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中心部位叫“心白”,外腹部叫“外白”,“腹白”小的米粒是籽粒饱满的谷粒加工的,“腹白”大的米,表明稻谷不够成熟或者水含量过高。三看“爆腰”,米粒表面出现裂痕俗称“爆腰”,裂痕越多质量越差。四看新陈,新米色泽新鲜,有清香气味,陈米表面有白纹或粉状物,做饭、煮粥味道较差。
绝招三
识别“鲜亮”海鲜
沙河口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些类似盐面的白色粉状物向现场的市民解释道,有些不法商贩就是用这种东西浸泡出颜色鲜艳、个大的虾仁,白色粉状物学名焦亚硫酸钠,俗称保鲜粉,长期吃这种化学物质浸泡的食品会伤害人体的呼吸道,严重摄入者可导致呼吸道病变。
工作人员说,市民在选购虾仁等食品时,最好选择颜色自然,没有异味的,防止“中”了保鲜粉的招。
绝招四
买海鲜拎起来看颜色
现场,一些市民对一盆颜色鲜艳的海肠特别感兴趣。沙河口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说,这盆颜色诱人的海肠掺了“胭脂红”。“胭脂红”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国家食品安全部门规定这种添加剂只能在蜜饯、果干之类的食品中微量添加,但有一些不法商贩,将“胭脂红”大量掺在海肠等海鲜中,使得很多海鲜颜色鲜艳,但人体长期积蓄这种添加剂,可对胆囊、肝脏造成伤害。
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在选用这些海鲜的时候,只需将海鲜拎起来看,看流下来的汁液是否有红颜色,然后决定是否购买。
绝招五
发暗山楂片对人体无害
工作人员拿着两袋颜色截然不同的山楂片让市民挑选,人们几乎都选择了其中一袋颜色鲜艳、表面细腻的山楂片。面对大家的选择,工作人员表明,颜色暗淡、表面看起来很粗糙的山楂片才是人们可以放心食用的,因为前一袋山楂片里面添加了大量的色素和胶状物,长时间食用这些色素和胶状物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记者王晓梅
参考资料:http://newspaper.lndaily.com.cn/bdcb/dalian/200604/14476120060423.htm
正当人们沉浸在发现摹因图谱能使人更加健康长寿的喜悦之中时,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问题——食品安全,却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恐惧,有许多无辜的人因为吃了被污染的食品而患病,甚至导致死亡。
人为的食品污染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怎么辨别其优劣呢?
一、感官鉴别能识食品优劣。感官鉴别是指用肉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等手段来识别食品在颜色、气味、组织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1.看色泽。食品加工时加入过量的色素后,制成的食品往往色泽鲜艳诱人,这种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因其色素超标对人体有害。另外很多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食品后都能产生色素,如食品发红、变黑发生霉变,有绿色霉斑、白色霉斑等。
2.闻气味。食品腐败变质后会产生霉臭味、胺臭味、醋酸臭味、臭鸡蛋臭味、脂臭味等不良气味,用鼻子能闻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