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怎么回事?
答: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东人民的武装反抗。29日, 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到广州城北5公里的三元里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村 民鸣锣告警,菜农韦绍光等群起抗击,当场打死敌人10多名,其余狼狈逃窜。为防 止英军寻衅报复,村民在村北三元古庙前集会,以庙中黑底白边的三星旗为令旗, 后又与爱国士绅、举人何玉成等,联络附近103 乡人民共商作战共骤。30日清晨, 5000名义勇向四方炮台进攻。英军司令卧乌古派布尔利少将留守炮台,亲自率领1000 余名官兵凶狠反扑。义勇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手持刀矛锄耙的农民从四面八方 赶来,“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下午1时,天降大雨,英军火药受潮,枪炮失灵, 仓皇撤退。三元里数万村民将英军分割包围,伤毙英军近50名,下午4时,卧乌古 带领部下逃回四方炮台。31日,广州附近番禹、南海、花县、增城等县400 余乡义 勇数万人赶来, 与三元里人民共同战斗。英军龟缩炮台,派奸细混出重围,带信
恐吓奕山,要其立即驱散村民,否则将废约攻城。广州知府余保纯遂奉命赶到,对 村民又压又骗,使英军得以脱险。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 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