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阴谋》读后感怎么写呢?
我最近也在看《达尔文的阴谋》,刚到第11章,你那位朋友要上中学了,初中?这么小就看这种知识型密集小说,佩服!此书后面有致谢篇和作者丹顿的一些感言,你可以让你的朋友借鉴一下。
不好意思,她的朋友就是我!哈哈,见笑啦~不过,后面那些东西都不是直接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所以对我写作倒是没什么帮助。但是这本书的确写得很精彩,虽然写它的读后感有些挑战性,但是对写作、理解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达尔文的阴谋》
——体会生命的真谛
《达尔文的阴谋》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约翰丹顿。故事开始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岛上,一个半世纪之前,达尔文便是在那儿通过对雀科鸣鸟的观察,揭示出了“物种进化”的理论。现在,书中主人公休也在那个岛上从事着雀科鸟的研究工作。年轻貌美的女学者贝丝的到来打破了他的寂寞。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他们讨论了达尔文及萦绕在他头上的诸多谜团。他们分开后,休来到了牛津大学攻读学位,研究的题目正是达尔文。此时,故事的另两条线索穿插了进来:150多年前达尔文获得菲茨洛伊船长的支持开始了他的环球航行。在航行中,他同竞争对手、船医麦考密克,就物种的进化问题展开了争执。带着这个疑问,丹顿引导着读者不断翻开新的片段:达尔文的女儿莉齐的日记被发现了,顺着这条新的线索,主人公休和他在牛津又不期而遇的贝丝一同发现了尘封已久的手稿和信件,揭开了隐藏已久的进化论诞生之迷。
当然,这本书是虚构的。但是,我仍然很喜欢这本书。《达尔文的阴谋》中不但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厚重的文化元素外,更有对人性的深入探索与生命的真谛。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基本概念。《达尔文的阴谋》中有:“动物以特定的方式演变着,以求在整个生物图谱中站稳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只有进化,不然便有淘汰出局的危险,就会变成首领展示给我们看的那些化石……”这样的话。社会也是这样,如果不随着社会的改变而“进化”,那么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这是作者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意思。但是,为了在社会中立足,不被淘汰而不择手段的竞争与阴谋又缺乏了最根本的人性。所以,这本书又给我们揭示了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爱。如果没有爱,就没有了社会。假如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阴谋与斗争之下,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活着,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那样,看起来你在物质上赢了,但是你却在人性上彻彻底底的输了。社会与爱是并存的。小说的最后,人与人之间的爱与理解化解了部分的伤痛。这种爱在莉奇对她父亲和姐姐的原谅上;在哥哥死后,父亲与哥哥的未婚妻为了帮助休走出伤痛所做的那些事情上;在休与贝丝共同探索“阴谋”的过程中结成的爱恋和理解上……虽然,社会有残酷的一面,但只要有了爱,就会变得温暖许多。这才是《达尔文的阴谋》这本书真正要体现的东西,这才是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