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适合于什么温度?
人都有一个最适合环境温度,医学上称为中性温度,在这个环境温度中,人们皮肤的蒸发、散热量是最低的,整个新陈代谢率也是处于最低状态。这时人体有消耗最少,自己也感到最舒适。适合于成人中性温度为25~28℃。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则是随着体重及年龄大小而异,在出生头24小进内,新生儿的中性温度为32~33℃,早产的未成熟儿则为33~36℃。当长到四至七天时,足月儿的中性温度至31~32℃,未成熟儿降至32~34℃,可见,胎龄越小,体重越小的婴儿所需要的中性温度也越高。所以,人们必须用柔软及保暖力好的衣,被对新生作进行保暖。有人研究过新生儿在加强了保暖隔热以后,环境温度最低限度也不应低于25℃。如果新生儿的环境温度低于中性温度,则孩子的代谢率增加,向周围的环境消耗热能也增加。那么人们给孩子喂的牛奶、糖等营养物质就不能充分地被利用来使孩子成长,而白白地浪费在周围的环境之中了。因此,做父母的要注意使新生儿的环境温度保持在最适合的中性温度。
北京医院的李医生讲,温度30℃是最舒服的,人体会感到凉热适中。在33℃的温度下,人体的汗腺就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所蓄积的体温。到35℃时,浅静脉就会出现扩张现象,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身体开始报警的温度是36℃,此时,人体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出现紊乱现象。气温到38℃时,人体通过汗腺排汗已难以保持正常体温,肺部会急促“喘气”呼出热量,心跳速度随之加快,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39℃温度是个危险的数字,这时人体的汗腺濒临衰竭,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当气温达到40℃时,人会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现象,必须马上降温。气温到达41℃时,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能参与降温的器官已处于强弩之末的状态,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更要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