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与刘备谁收买人心的水平高?
我认为是刘备.
从结果看刘备的水平高,从过程看宋江的水平更突出一点,这家伙的哭功简直是人间一绝!!!
刘备善哭,收买人心,尚带诚意,否则聪明如诸葛亮
又怎么会鞠躬尽萃,死而後已;五虎将又怎会替他卖命?
他又怎能三分天下?当关羽被害後,刘备起码做到替兄弟
报仇,尽管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失败而告终.刘备在
人格上比那个出卖同志,加害兄弟,向敌投降的宋江强得
多.刘备的哭可以接受,而宋江的哭令人讨厌.
刘备用来收买人心的哭比宋江的高明,因为多了点诚意.
当然是宋江了,这小子一套哭功天下第一...
闲来无事翻《水浒》;咬牙切齿恨宋江。
我对梁山首领宋江的讨厌不仅是情绪上的;而且是理智上的。这讨厌的原因不是因为其为官时官德不正、私通劫匪、藐戏法律;而是因为其在参加革命以后却大扯顺民旗、猛递投降书;屡次三番示爱于朝廷。生生断送了梁山大业。这样的人混入了革命队伍而且做了首领,革命事业怎么能不失败呢?
对这种心在梁山心在宋,一心只想受招安的所谓“革命”人士,我向来是以“假革命”名之的;并把这种革命方式称为“宋江式革命”。
在参加革命之初,宋先生尚能保持住一个革命者应有的气节。先后率领梁山众兄弟“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作为这两大战役的首席CEO,宋江表现出了高超的斗争策略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两大战役不但收得好汉数名,而且获得粮草物资无数;极大地增强了梁山的经济基础;显著提高了梁山的政治地位。宋江也因此一举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军事核心。一时梁山成为四方景仰的革命圣地。
随着革命的深入、斗争形式的加剧,宋江的“假革命”本质渐渐地显露了出来。是年梁山应武松、鲁智深请求由宋江引五队人马与之会合“三山聚义打青州”,大破青州军马活捉敌军首领呼延灼。此本是大壮军威、增强革命号召力的有力时机,然宋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为俘将解绳卸索亲扶上座、且“只是恳告哀求”。公然表示什么“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要等什么“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其“假革命”嘴脸昭然若揭。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宋江的“假革命”也是有原因的。象宋先生这种出身于旧制度的世家子弟,家道殷实,且在官府有一席既得利益;参加革命本就是情非所愿。只是为江湖义气牵累,且来革命队伍中寻一容身之地;顺便搭块跳板,为自己重温旧制利益铺条道路。这样的人,你能指望它为民请命、领导完成农民起义吗?
这样的人,在旧时为官便会图私收授、藐法私通,极尽沽名钓利之能事。一旦混入革命,便又留连起旧制度的种种好处,费尽心思、谄头媚尾以求旧主子见用。革命在这种人嘴里,不过是混饭的借口;革命在这种人心里,不过是谋已私利的“理想”;革命在这种人手中,不过是进身登高的梯子。
这样的人,你能指望它干什么呢?干革命,它时时准备反革命。反腐败,它自己就是最大的腐败分子。革命的大业、反腐的重任,能交给这样的人、敢交给这样的人么?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在宋江的领导下,成了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