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大士是指?
善无畏
唐代高僧。(公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国人。甘露王的后裔,十三岁继承焉荼国王位,后出家,向达磨掬多学习密法。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先住兴福寺,后住西明寺。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译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苏悉地羯经三卷等重要密续典籍。或称为输波迦罗。
金刚智
南印度人,十岁出家,精通显、密教典,专修密法,因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中国传法。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译有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
不空
唐代译经家。法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顶号不空金刚的省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一说西域人。幼年出家,十四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学习唐﹑梵经论。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圆寂后,他奉诏出使狮子国。并利用这个机缘在普贤法阇黎学习密法三年,广事搜求密藏和各种经论共一千二百卷。天宝五年回长安,奉敕于净影寺从事翻译和开坛灌顶。安禄山之乱,不空虽身陷长安,但仍和肃宗暗通消息,所以肃宗还都,不空受到朝野的倾心崇奉,传法译经,教化颇盛。大历九年圆寂,世寿七十,代宗敕赠司空,谥大辩正。中唐时期佛教各宗竞立,密法渐行,颇有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的译述,正表现了他的体认和努力,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所译的经典,包括显教﹑杂密﹑金刚界﹑大乐﹑杂撰五大类。